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01年底,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楊斌曾經說,他在國內還保留了六七個花卉基地,但是具體在何處,楊斌語焉不詳。

而根據已披露的資料,歐亞農業()的上市招股書介紹,其主要業務與利潤主要來自遍佈遼寧、河北、吉林、山東等地的“7大基地”。

根據楊斌2001年10月提供給記者的他的名片(如圖)及其他外界的報道,這“7大基地”指的應該是下述基地:山東壽光、河北固安、吉林長春、遼寧大連、遼寧瀋陽、遼寧錦州以及四川廣漢。

這樣分析,楊斌既然已經將旗下的花卉公司“悉數賣出”,為何還存在這麼多的“基地”?當然,在後來有媒體到實地調查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是秘密——這些公司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只是空殼公司。

在調查歐亞農業()真實的資產構成上,《財經》雜誌的做法值得致敬。從報道上看,他們的記者至少到達了長春、大連、固安、壽光4地。(這篇調查紮實的報道現在還很容易找到,用網路搜尋即可,題目是《歐亞農業真相》。)

而歐亞農業()上市的程式並不複雜:將荷蘭村的農業基地及國內的所謂“7大基地”的農業資產進行剝離重組;在百慕大註冊成立“歐亞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上述資產;然後將資產拿到香港主機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荷蘭村的“收購”。2001年1月日起,“歐亞農業(控股)”收購瀋陽歐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花卉業務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價賬面淨值億元人民幣。而瀋陽歐亞農業,則系楊斌的全資子公司,屬於外商獨資企業,註冊時間是2000年7月7日,實際是後來的歐亞農業()的實際經營實體。

這是典型的“自己買自己”的關聯交易,因為在上市公司中,楊斌絕對控股(佔75%),而上市公司買的是同一個“老闆”的公司的資產。或許正是如此,此後歐亞農業()上市募集的資金才得以順暢地轉入楊斌另一家公司——瀋陽歐亞實業有限公司。而瀋陽歐亞實業,正是建設荷蘭村的經營實體。

儘管如此,投資者在歐亞農業()招股時並沒有察覺到這些問題。有中國4大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在香港的投行機構工商東亞做上市的全球協調人、配售經辦人兼保薦人,有同樣是聲名赫赫的CLSA新興市場(副牽頭經辦人)、東亞銀行、加拿大怡東融資等10大證券機構做副經辦人,還聘請當時國際5大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做審計,歐亞農業()的上市陣容龐大,聲勢震人。

2001年7月19日,歐亞農業()成功在香港主機板上市。因為是首個內地現代化花卉產業企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又是來自荷蘭的外資,“歐亞農業”備受投資者青睞,4億新股以招股價的78倍被認購一空,公開發售價元港幣,加上8月1日發售的6000萬額外股份,歐亞農業()“圈錢”億港幣。

在這時,不得不重點介紹一下閻闖——

這位今年(2003年)35歲的歐亞農業()的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畢業於吉林財貿學院會計專業,在1998年投奔楊斌以前,曾經是瀋陽市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有6年會計及核數經驗,而楊斌是他當時的客戶。

在閻闖的名片上,印著執業會計師、高階會計師、特許證券會計師等多個專業頭銜。閻闖無疑是歐亞集團最核心的成員之一,1998年投奔楊斌以後,他擔任了歐亞農業財務總監、副總裁、董事會副主席,不僅成為楊斌的得力干將,還成為歐亞農業()香港上市的第一謀劃者和操作者。

2002年10月4日,也就是楊斌被捕的當天,閻闖以“個人健康理由”提出辭職,至今“逃亡”美國。不過,在2003年6月11日楊斌受審的時候,他也被楊斌指控為偽造億元人民幣金融票證的“直接責任人”,楊斌還指控他有“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嫌疑。

值得稱道的還有歐亞農業()的經營業績。

2001年7月19日上市前後,在香港的《信報》、《香港經濟日報》等經濟類媒體上,到處可見這樣的文字——

公司1997年12月才開始發展業務,在遼寧省瀋陽市設立總部,最初在遼寧省大連市及吉林省長春市建立生產基地,栽培及銷售蘭花苗,其後在河北及山東亦建立基地,至今共設立7個生產基地,佔地17公頃,以電腦化溫室裝置生產花卉。

歐亞公司的業務增長相當迅速。1998年4月開始銷售活動,營業額190萬元(人民幣,下同),獲利

《楊斌最終結果》 第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