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6章 貧賤之妻不下堂 (第1/3頁)

五指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春二月,長安城中依舊殘留著冬日的絲絲餘韻,冷風如頑皮的孩童,肆意穿梭於大街小巷,吹得街邊那些乾枯的樹枝沙沙作響,彷彿在低聲訴說著往昔的故事。皇宮內的花園裡,幾株紅梅宛如堅韌不拔的勇士,在寒風中傲然挺立,那如血般鮮豔的花瓣,為這略顯蕭瑟清冷的宮廷增添了幾分豔麗與生機,恰似一幅寒梅傲雪圖。

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御書房內,面前的桌案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摞關於朝中人事安排的奏疏。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身姿端正地在一旁侍奉著,室內一片靜謐,唯有偶爾翻動奏疏的輕微聲響。

李世民緩緩抬起頭,目光掃視過三位皇子,隨後沉穩地開口道:“朕意已決,任命光祿大夫尉遲敬德為廊州都督。尉遲將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此去廊州,定能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與非凡的領導智慧,保一方安寧,讓廊州百姓免受戰亂之苦,盡享太平盛世之福。”

李承乾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與探究,輕聲說道:“父皇,尉遲將軍確實英勇無比,其在戰場上的颯爽英姿和赫赫戰功,兒臣早有耳聞。只是兒臣聽聞,此前似乎有傳言說他謀反,這其中究竟是何隱情?為何會有如此不實之言流傳於朝堂之上?”他心中猶如貓抓一般好奇,對於朝中這些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事情,總是有著強烈的求知慾,畢竟身為太子,深入瞭解這些朝堂秘辛有助於日後更加得心應手地掌控朝局,穩固大唐江山社稷。

李世民輕輕嘆了口氣,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與感慨,說道:“朕也曾當面向尉遲敬德問詢此事。當時他甚是激動,情緒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難以自抑。只見他毫不猶豫地脫了衣服,展示給朕看他身上那密密麻麻、觸目驚心的瘡疤,每一道瘡疤都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驚心動魄的征戰往事,那些可都是他隨朕征伐四方、身經百戰所留下的英勇印記。他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地說,天下已然平定,百姓安居樂業,他滿心期待著能安享太平,卻不曾想遭此無端懷疑,這讓他實在是寒心徹骨,仿若置身於冰窖之中。朕見他那般悲憤交加、情真意切的模樣,也不禁為之動容,淚水潸然而下,深感愧疚與自責,當即表示不再懷疑他,還他清白與公道。”

李泰在一旁眼睛瞬間一亮,彷彿發現了稀世珍寶一般,興奮地說道:“父皇,尉遲將軍此舉,當真是勇氣可嘉,足見其對大唐的赤膽忠心,猶如那巍峨高山,堅定不移。不過,兒臣好奇得緊,他當時是何表情?定是悲憤交加、怒目圓睜吧,說不定眼眶中還飽含著熱淚,那場景定是極為震撼人心。”他像是一個痴迷於傳奇故事的孩童,滿心渴望著挖掘出更多有趣且生動的細節,好為自己日後與大臣們交往時積累豐富的談資,從而在朝堂之上左右逢源,展現自己的獨特魅力與睿智。

李治則眨著他那雙水汪汪、清澈無邪的大眼睛,一臉純真地問道:“父皇,為什麼會有人說尉遲將軍謀反呢?他看起來那麼厲害,威風凜凜的,應該不會做壞事吧。那些人是不是在說謊呀?”他對於宮廷中的權力爭鬥猶如一張白紙,懵懂無知,只憑藉著自己單純的善惡觀來評判是非對錯。

李世民看著李治那可愛又天真的模樣,耐心地解釋道:“稚奴啊,這朝堂之上,人心猶如那深不見底的汪洋大海,複雜多變。尉遲將軍戰功卓著,威望極高,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難免遭人嫉妒,便有那心懷叵測之人編造出不實傳言,妄圖藉此詆譭他,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時,太監那尖細的嗓音在殿外響起:“陛下,尉遲敬德求見。”李世民微微坐直身子,神色恢復威嚴,傳令召見。

尉遲敬德邁著大步,虎虎生風地走進殿內,單膝跪地,行禮後中氣十足地說道:“陛下,臣接到任命,欣喜萬分,定當赴任廊州,以臣之熱血與忠誠,肝腦塗地,全力以赴,以報陛下隆恩。廊州之地,雖有諸多挑戰,但臣毫不畏懼,定能將其治理得井井有條,讓陛下放心,讓百姓安心。”

李世民凝視著尉遲敬德,眼中滿是複雜的情感,既有對這位老將的信任與器重,又有對過往之事的感慨,緩緩說道:“敬德啊,此前之事,朕已深知你之忠心不二,猶如那璀璨星辰,永不隕落。朕也想起,朕曾有一想法,欲將女兒許配給你,本以為是一樁美事,卻不想你叩頭辭謝,這又是為何?朕實在是有些好奇。”

尉遲敬德微微一愣,顯然未曾料到李世民會在此刻提及此事,不過他很快便回過神來,恭敬而又堅定地說道:“陛下,臣的妻子雖出身微賤,身份平凡,但她與臣同甘共苦多年,在臣還是一介籍籍無名的武

《天皇老祖是哪位大神》 第136章 貧賤之妻不下堂(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