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女兒3歲,跟他是好朋友。可他發現,女兒最不愛逛商店,每次領她去商店,她總是哭著鬧著不願進。
這位年輕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裡的商品五花八門,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小孩子為什麼不愛來呢?
終於,他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一天,他領著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來擠去,女兒的鞋帶開了。他蹲下來,給孩子繫鞋帶。就在這一瞬間,他忽然發現,眼前是多麼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沒有櫃檯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滿目的商品,而是大人們的一條條大腿和一雙雙大手。那一隻只來回擺動的胳膊,一個個帶稜見角的大書包,時不時地磕碰孩子的小臉和弱小的身體……
“別說孩子了,我都不想再呆下去了。”這位主持人激動起來,“當我把孩子抱起,扛到肩頭上,準備離開商店時,孩子突然笑起來,指指點點,不想走了。哇,原來她看見了漂亮的玩具!”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示:我們做兒童工作的,不能總站著,居高臨下地跟孩子講話,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視平線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瞭解孩子。”
這個體會極為深刻。
與孩子平視。這是所有從事兒童教育的人都應遵循的原則。
我們當家長的,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該找準自己的位置,蹲下來,聽孩子說話,瞭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是不是不該總居高臨下地審視孩子,滔滔不絕地訓斥孩子呢?
對於後一種家長的“教導”,孩子們就像吃了“機器貓”給的神藥丸,一聽爸爸媽媽“開說”,心裡就煩,大腦立刻呈現一種呆滯狀態。
有個男孩子曾悄悄對我講了他“對付”媽媽訓斥的訣竅:“每次我媽讓我站著,開始訓話時,我就提前把棉花堵在耳朵眼裡,面衝牆壁,開始了我那神奇的幻想,有時想著想著都會笑出聲來。我媽說的話,我一句都沒聽進去,或者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你說可笑不可笑!”
這種“教育”等於零。
在我認識的家長中,有一位年輕的爸爸,和女兒之間那種“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的關係,令我十分感動。
他女兒叫華卉,是第四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北京的小學生。當選之前,我想了解一下這個孩子,就請她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我一起主持“家教諮詢熱線”節目,主題是“孩子眼中的媽媽”。
在交談中我發現,她最感興趣的話題是談論她的爸爸。她對她爸爸現在的事、小時候淘氣的事都瞭如指掌。
“我跟爸爸無話不談。”華卉自豪地對我說,“重感情,講信用是我們相處的原則。‘夠朋友’成了我倆的口頭禪。一句‘夠朋友’,能使我倆的誤會消除,隔閡全沒了。”
“你和你爸爸是怎麼交朋友的呢?”我好奇地問。
“每天我們倆都談一個小時的話。”華卉得意地說。
“天天都談?”我有點不信。
“是啊!都習慣了。”華卉認為這件事很平常,我卻覺得很不一般。
後來,我找機會採訪了她的爸爸。
華卉的爸爸叫華樺,是個軍人,當過工程兵,吃過很多苦,身上留下許多傷。結婚後,他擁有了一個賢慧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女兒。沒想到,女兒患了先天性胰腺炎,不能吃任何帶油的食物,所以身體很弱。華樺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女兒,知道女兒患的病難以治癒。他沒有悲觀失望,沒有嬌慣縱容、百依百順,他懂得怎樣去愛孩子。他明白,一個有病的孩子更需要心靈上的溝通,更需要以誠相待!
他向我談了自己的想法:“要和孩子溝通感情,就要和孩子交朋友,建立一種完全平等的朋友似的父(母)女關係。不應居高臨下地訓斥孩子,而應該和女兒站在同一高度。”
接著,他介紹了他的做法:“女兒很小的時候,我把她放在櫃子上,我站著和她交談一小時;女兒長大一點兒後,我就把她放在沙發前的茶几上,我坐在沙發上和她談;現在女兒長高了,我們倆就坐在沙發上,每天中午吃完飯交談一小時,真是習慣了。”
華卉在旁邊也插話說:“有時我們倆都站著說話,我就必須揚起頭來看爸爸。我覺得很累,就向爸爸提意見:我要像瞻仰偉人一樣看您,這樣不公平。爸爸很虛心,馬上就改。”
我真羨慕這父女倆。
“站在同一高度,和孩子平視。”這是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父女兩人,每天平起平坐
《好父母好孩子影片》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