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對謠言,巴菲特決定實地考察一下。他首先來到奧馬哈市羅斯牛排屋,在收款機旁一邊和店主閒聊一邊觀察。他發現,羅斯牛排屋的顧客們仍然是用美國捷運卡來支付餐費的,並由此推斷其他商店也會如此。
接下來,他來到銀行和旅行社,同樣看到人們在用旅行支票結賬。後來,他又拜訪了出售美國捷運匯票的超市和藥店,並且和美國捷運公司的競爭對手進行了交談。
經過這一系列實地考察,巴菲特得出兩條重要結論:一是美國捷運公司並不像大家所說的那樣“即將倒閉了”;二是美國捷運公司的招牌仍然是全球暢通無阻的標誌之一,無論色拉油事件如何發展,它的顧客並沒有因此流失多少。
巴菲特想,他的老師格雷厄姆一貫主張要以“來自於統計資料的簡單而明確的數字論證”為基礎,而美國捷運公司卻根本沒有這些資料,因為它沒有運營資金、廠房和裝置,當然在資產負債表上就看不到這些數字。
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捷運公司擁有旅行者支票市場80%的份額,並且在付費卡上擁有主要股份,這表明,這塊招牌本身就意味著獨佔市場的權力。而他的耳聞目睹,再次證實了這是一家值得投資的股票。
1964年初,當美國捷運公司股價跌至35美元、大家紛紛認為還要繼續下跌時,巴菲特開始大量買入這隻股票,把自己四分之一的資產全部投入到這隻股票上。
在別人看來,這無疑是一場賭博。一旦賭輸了,巴菲特過去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財富和聲譽將付之東流。可是在一貫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的巴菲特看來,這根本不是賭博,因為他相信自己實地考察後的判斷力。
美國捷運公司總裁克拉克向倉庫債權人承擔6000萬美元損失後,遭到捷運公司股東們的起訴,認為他把公司資產“浪費”在一種似是而非的道德義務上了。就在這關鍵時刻,巴菲特主動找到克拉克,稱自己是一位“好股東”。
美國捷運公司聘請的律師得知巴菲特也在買他們的股票時,問巴菲特是否願意上法庭支援克拉克。巴菲特愉快地答應了這一要求。
巴菲特在法庭上對股東們說,大家應該感謝克拉克,而不是指責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正在努力消除色拉油事件對美國捷運公司的不良影響。大家不妨把美國捷運公司承擔的6000萬美元損失,好比是應該發給我們的紅利在郵寄途中丟失了。
巴菲特基於實地調查的結論是可靠的。美國捷運公司度過這一難關後,為包括巴菲特在內的股東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投資心法】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巴菲特沒有聽信市場謠傳,而是對色拉油事件後的美國捷運公司市場進行實地考察,才孤注一擲投資這隻股票,最終取得巨大成功的。
。 想看書來
認準了就要大膽去做
膽大心細,這就是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法寶,投資當然也不例外。我們不要想著去預測或控制投資的結果。實際上,人的貪慾、恐懼和愚蠢是可以預測的,但其後果卻不堪設想,更難以預測。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認為,做任何事情都要膽大心細,股票投資也是如此。如果股票投資總是參考別人的意見,然後猶豫不決,就會失去許多良機。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旦你認準了一件事就要大膽去做,不要總是在那裡想著如何去進行預測或控制投資結果。
1950年,巴菲特還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就特別崇拜他的老師格雷厄姆,並由此對他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很想知道,格雷厄姆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有一次,當他得知格雷厄姆在政府僱員保險公司擔任董事後,便利用週末學校放假的機會,特地去華盛頓特區拜訪這家保險公司。
門衛把他引見給當天唯一的一位值班經理,巴菲特向這位值班經理請教了許多問題。而值班經理也很耐心地用5個小時時間,給巴菲特詳細講解了政府僱員保險公司的有關情況和業務操作過程。
當時的政府僱員保險公司股票外面人並不十分了解,當然也沒有多少人持有這隻股票。這次拜訪是巴菲特瞭解該公司的好機會。所以,當他1951年返回家鄉在父親開的經紀公司裡擔任股票經紀人時,就起勁地向客戶推薦起政府僱員保險公司的股票來。
誰知巴菲特的熱情推薦很不討巧,因為大家都不瞭解這隻股票,任憑他怎麼說,也是將信將疑。沒辦法,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慮,巴菲特自己掏出1萬
《巴菲特投資案例》 第2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