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章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第1/1頁)

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問題: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解答: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當遇到有人提出“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時,我們可以從多方面來理解和應對。

首先,這一說法有其合理性,正如引用中提到“對於一切讓別人棄惡從善之類的忠告語言,都發自內心地讚歎為善說,如果見到他人行持福善事業時,內心應當生起歡喜,並讚歎這種善行。” 但是在勸善之前,我們需要理解他人的苦,這與“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的觀點是相契合的。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和因緣,所經歷的痛苦各不相同。例如,一個人曾經遭受過重大的欺騙,導致他對人充滿不信任,可能在財富、情感等方面都受到極大的創傷。如果我們不瞭解他的這些經歷,只是簡單地勸他要善良,要相信他人,他可能會非常牴觸。因為他還深陷於過去痛苦的陰影之中,還沒有從嗔恨、恐懼等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去勸善。佛法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在勸善時,我們要講究策略和方法,要隨順他眾的喜好。比如一個人因為曾經的貧困經歷而變得吝嗇,不願意幫助他人。我們不能直接指責他不善良,而是可以從他的經歷入手,先表達對他過去所受苦難的理解,然後分享一些故事,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故事,告訴他行善可以改變命運,也許他現在的困境就是因為往昔缺乏善因。這樣以一種溫和、善巧的方式去勸善,就像菩薩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不是看到一個眾生的過失,馬上就指出來,而是採用婉轉、有策略性的方法去勸勉他人,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方法讓眾生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後也願意聽從教導,趨向於正法之道。

同時,我們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如果我們只是口頭上勸他人善,而自己卻沒有踐行善,那麼這種勸說就沒有力量。我們要在自己的生活中真正做到行孝親、敬兄、睦族、化俗之事,如誦經、禮佛、唸佛、拜懺等佛事時身心恭敬,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他人,讓他人看到善的力量和美好。就如同見到他人行持福善事業時,我們內心應當生起歡喜,並讚歎這種善行,透過自身的行為和態度去影響他人,讓他們感受到善的積極意義,從而慢慢引導他們走向善的道路。

而且,我們要懂得觀察他人的根基和因緣。有時候,即使我們認為自己是出於好意去勸善,但對方可能由於自身的因緣未到而無法接受。這時候我們不能強行勸說,而是要等待合適的時機。就像在引用中提到的,在一些情況下,如果自己的威望不夠,或者別人對自己沒有佩服的心態,用很重的語言去講,可能別人完全不聽,而且可能會反彈。所以我們要看情況說話,如果自己是善知識有一定的威望,在一些場合當中,透過一定的方式宣講隨順他眾的饒益語,這完全是可以的。有些時候雖然給別人講,但別人不一定接受,此時應該暫時放一放,這對自他也許都有利益。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世間的善是一種積極的力量。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善,那麼災害自然無從生起。我們勸善的目的也是為了讓眾生能夠種下善因,收穫善果。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經歷,以智慧和慈悲為引導。在勸善時,我們可以暗稱他人的功德,聽到有人讚歎別人功德時,我們也要跟隨一起讚歎,如果聽到別人讚歎自己功德時,應該了知對方是一個了知功德的人。這樣以一種積極正面的態度去對待善和勸善的行為,既能體現佛法的智慧,也能更好地應對“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種觀點所帶來的思考。

總之,面對“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一說法,我們既要尊重其中蘊含的對他人痛苦的理解,又要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方式積極地去勸善,以達到佛法所倡導的讓眾生離惡向善的目的。

《印光法師文鈔全集白話文電子版》 第7章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