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2章 轉機 (第1/2頁)

李黎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里正頭疼欲裂,揪著自己的頭髮蹲在了地上。

他當初濫發什麼好心,若是沒有收留這對夫妻倆,哪有現在的事。

如今好了,請神容易送神難,人家落了戶,有了地,成了李家村正兒八經的村民。

誰都不能將他們趕走。

戚蓉皺眉沉思許久,然後開口道:“里正叔,咱們可以去衙門查查趙大勇夫妻的來歷。他們在咱們村毫無根基,都能如此跋扈,在他們自己村裡時又得是什麼樣?”

里正聞言呆滯了一瞬,隨後一拍大腿,高興道:“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茬兒。”

里正頓時蒼白的臉都紅潤起來,整個人都精神了。

趙大勇在李家村如此霸道,在自己的村裡就沒犯過什麼事兒嗎?

被戚蓉這麼一提醒,里正有點回過味兒來。

他捋著鬍子,一邊沉吟一邊說道:“我以前沒細想過,現在一琢磨似乎的確有些蹊蹺,趙大勇夫婦來的那年,咱們武國風調雨順,根本就沒鬧饑荒……”

沒有饑荒,他們怎麼會成流民呢?

難道他們根本不是田地被地主兼併,活不下去,而是為了躲避災禍,才背井離鄉的。

旁邊一位年紀大些的村民也跟著插話,“里正說得有道理,村裡分給他們的東西就那麼點,趙大勇和竇英兩口子除了種地也沒啥營生,他們的日子未免過得太好了些。”

一個年輕的村民補充道:“趙大勇天天吃肉喝酒,一到飯時,整個巷子就他家最香!”

李耀也開口道:“不光吃肉喝酒,這兩年趙大勇還買了一匹馬呢。”

這日子過得實在太好了,他們的錢是哪裡來的?

流民都是窮困所迫,不得已才背井離鄉,跑到別的地方尋找活路。

趙大勇與流民的狀況壓根對不上啊。

經過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的分析,里正和戚蓉都認為趙大勇身份可疑。

於是戚蓉開口道:“正好我要回縣裡,不如我帶里正叔一起去衙門查一查。”

里正捋了捋幾乎全白的鬍子。

當初他得知趙大勇夫婦不是善茬兒之後,悔得腸子都青了,三天兩頭斷不完的官司。

最關鍵村裡其他人都知道感恩,不管多惱多氣,都能看在里正的面子上收斂幾分。

可這個趙大勇不但不知感激,反倒忘恩負義,恩將仇報。

如果能把趙大勇夫婦從村裡攆走,也算給村裡做了件好事。

凡是對村裡有好處的,里正都願意嘗試。

他答應道:“成,我跟你一起去縣裡看看。”

戚蓉不想耽擱時間,趕快回家,從地窖裡挖出些白菜和蘿蔔之類,裝了大半車。

而後,戚蓉趕著牛車和里正一起去了縣裡。

牛車趕到李家的鋪子後,李鈺衡以及幾個少年正在鋪子裡幫忙。

少年們穿著月白色的中衣,外罩一件夾棉白襴衫,配絛帶和皂靴,頭上帶著黑色儒巾。

他們這統一的裝扮,明顯剛從書院裡出來,還沒來得及歇息,就開始幫忙了。

幾個孩子都是縣裡的,與李鈺衡相交甚篤。

他們見到戚蓉,立馬激動地打招呼,“伯母回來了。”

“伯母好!”

少年們齊聲問好,禮貌非常。

其中有個活潑的將嘴裡的東西嚥下去,誇道:“伯母你做飯太好吃了,我要是天天都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做鬼都願意。”

旁邊的同窗打斷道:“哪有你這麼夸人的,你得這麼誇,伯母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一筷入口,回味無窮,如此珍饈美饌,便是龍肝鳳髓也比不了。

有首詩說得好,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南街黑鴨更奇絕,味美不減胡羊酥。”

有少年罵道:“呸,不要臉,馬屁精。”

一時間眾少年笑作一團,場面十分歡快。

戚蓉也覺得好笑。

那首詩是他用陸游的《蔬食戲書》改的,後兩句本該是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他改了之後,自然不通,但實在好玩有趣。

鄧淑雲正在後院備菜,店鋪裡有少年們幫忙,戚蓉可以不用擔心家裡。

她叮囑李鈺衡道:“我有事要跟里正出去一趟,你要好好招待同窗,鋪子裡的吃喝隨便拿。”

李鈺衡聽話點頭,“娘儘管去,店裡有我照應。”

別看李

《穿成惡毒老太后改造全家去種田》 第52章 轉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