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魚塘最終方案 (第1/2頁)
秋刀煮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午,三嬸她們過來幫忙做飯,殺了只大甲魚,14.6斤。
外來物種的大甲魚不適合清湯,只適合紅燒。就和紅燒雞一樣,用萵筍,多加些大蒜。
陳放將小甲魚苗拿到後山谷的天然水塘子裡放生,天然水塘子是房沿邊小溪位於山谷深入的一段,最寬的地方有三四米,長度幾十米,一個深水坑。深水坑一邊紅巖山的懸崖峭壁,另一邊是亂石灘,亂石灘過後是竹林,一個小坡……鞭竹就在這裡,距離老宅有將近1公里。
陳放過來放生甲魚,順便觀察一下大水坑裡有什麼魚。
陳放記得以前的這裡有挺多魚,其中就有爬鮡,一種體色偏黑的小爬鮡,應該也是青石爬鮡種類。
今天放幹了魚塘,陳放在魚塘裡也抓到了幾隻爬鮡,就4只,比大型蝌蚪大那麼一點點。
陳放沿著深水坑觀察了一會兒,裡面有草魚、鯉魚、鯽魚和很多小雜魚。也有爬鮡,可數量很少很少了。爬鮡多集中在水塘子上游,小溪口。
確定山裡還有爬鮡就好了。
回到家,陳放爸爸他們已經擺好桌子準備吃飯了。
“吃飯了。”陳爸爸喊道。
“唉。”陳放洗了手,坐到張晨旁邊。
張晨在給大家開啤酒,也給陳放開了一瓶,陳放擺擺手:“我下午要出去,不喝酒了。”
“是去買火磚、水泥?”張晨說。
“嗯。”
“我要建養豬場,幫我買一些。多買,價格應該能便宜一點。”
李師傅說:“買多砂石能便宜一些,火磚和水泥價格是固定的。”李師傅接著說了一下陳放這裡大概需要多少砂石,水泥和火磚。
陳放著急將魚池建起了。
空間裡的青石爬鮡卵,其中一網,最近兩三天就能孵化出來。分隔魚池越快建起了越好……
一邊吃飯,再談了一下工價,師傅工資260元1天,小工180元1天。這些錢全都給李師傅,李師傅是包工頭,他請來工人,要從工人手上提成的。實際到大師傅手上的工資,每人每天250元。
和李師傅談妥的,每天最少10名師傅工過來,用最短的時間將分隔魚池建好。
吃過飯,陳放就和李師傅跑了一趟磚瓦廠、砂石場,然後買了些水管回來。
火磚,水泥等等,開工之後讓經銷商直接送過來就好了。買了水管回去,pvc管,外徑110mm,先將房沿邊小溪的水引到水塘外面去。
做完了這些,下午四點過了。
陳放昨天就錯過了約會,今天特意留意了時間,回家洗個澡,帶上一隻大王八,出發去縣城。
他此時滿腦子都是青石爬鮡養殖的問題。
青石爬鮡養殖,在業界都是個大難題。繁育青石爬鮡,這個問題倒是不難解決,就一個量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還是成活率。
青石爬鮡必須仿生態養殖,要活水,水流量還得大。
小竹溝水流量就挺大的,全部引過來,應該能支撐7畝爬鮡的養殖用水。就是如何規劃……
經過一天的思考,陳放覺得之前的設計方案有問題。
弄那麼多養殖池,自己就一個人,估計照看不過來。養殖池越多,越麻煩。
既然仿生態,又可以將小竹溝的水引過來,那完全沒必要建太多小池子。直接建兩個大的爬鮡池,每個爬鮡池1.2畝左右。親魚池1個就好了……
不對,不需要建專門的親魚池。
爬鮡池子中間有排水渠,稍微設計一下排水渠,裡面就能養親魚。
而且根據佈局,排水渠更適合養爬鮡。
兩個爬鮡養殖塘,兩個魚苗池。最後還有一個大塘……
親魚池,實際上也就是做做樣子。爬鮡的魚苗,還是從空間裡取魚卵簡單。
老宅那個魚塘,實際上也就是作為過度階段使用。以後有錢了,陳放更願意承包大型水庫,而不是辛苦的養魚。
先走一步看一步,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總之規劃兩個大魚塘,比建十幾個小魚塘用處多。建兩個水流足夠多的大魚塘,最不濟可以養雅魚,鱘魚等等魚類。
到雕像廣場,陳放找個地方停好車,出去買了束玫瑰花,給趙吉陽發了簡訊:“我到了,雕像廣場。”
等了十幾分鍾,趙吉陽回了簡訊過來:“剛才在忙,沒看到簡訊。我下班了,你在哪兒?”
陳放
《山澗閒農陳放筆趣閣》 第二十七章:魚塘最終方案(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