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章 印光法師白話解八 (第1/12頁)

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參禪這一件事,談何容易。古人如趙州從諗禪師,從小出家,到八十多歲,尚且要行腳參訪。所以有偈頌說:“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長慶禪院的大安禪師坐破七個蒲團,後來才開悟。湧泉寺的神晏禪師四十年修行,尚且還有放逸之時。雪峰義存禪師三次登上投子山參大同禪師,九次上洞山參良階禪師。這些大祖師,大徹大悟,如此艱難。而那些魔子之徒,一聽到魔說,就都開悟了。如前面所說的祖師,就是替他提鞋都配不上啊!

須知祖師之悟,乃從迷至悟,一悟永悟。魔徒之悟,乃因迷入誤,一誤永誤。悟之音雖同,悟之事實反。以彼魔徒,從初發心,一無戒行,二無正智,三不知話頭是參叩自心之方便,而以按文義卜度為參。如此參禪,盡世間聰明人,通通皆是大徹大悟之人。

必須知道祖師的開悟,是從迷惑到開悟,一開悟之後,永遠覺悟。而魔子徒孫的“開悟”,是因迷惑而進入錯誤,一錯誤就永遠錯誤。“悟、誤”的發音雖然相同,悟的事情實際相反。因為那些魔子徒孫,從初發心,第一沒有戒行,第二沒有正智,第三不知道話頭是參叩自心的方便,而以按文字的意義來推斷作為參究。如此參禪,世間所有的聰明人,通通都是大徹大悟的人。

如人不識摩尼寶珠,見一魚目,寶而藏之,誇耀於人,謂我已得此珠。諸人亦不知何者是珠,何者魚目,遂群聚而尋求之,各各皆得此珠。從茲發大誓願,普令貧窮同胞,皆得此珠。

如同一個人不認識摩尼寶珠,看見一粒魚眼,就當成寶珠而藏起來,向人誇耀,說我已經得到這個摩尼寶珠了。這些人也不知道什麼是摩尼寶珠,什麼是魚的眼珠,於是聚集起來尋求,每個人都得到了這個寶珠。從此就發大誓願,普令貧窮的同胞,都得到這個寶珠。

一朝遇見賈胡,欲得貿易多金。賈胡擲而唾之曰,何持魚目,用黷我眼。方知費盡心機,只落得慚愧欲死而已。且人之常情,縱恣則易,攝束則難。教以持齋唸佛,便覺口頭失美味,身心常辛勤。魔子則曰,只要心好,何必持齋。汝本是佛,何須更念他佛。

有一天,遇到胡商,想要以寶珠換來金錢。胡商丟擲而唾棄說:為什麼拿魚的眼珠,用來玷汙我的眼睛。方才知道費盡心機,只落得慚愧欲死罷了。而且人之常情,放縱自恣是很容易的,收攝約束自己就很難了。教他持齋唸佛,便覺得口裡沒有美味,身心常常辛苦忙碌。魔子就說:只要心好,何必要持齋。你本來是佛,何必更念他佛。

以此恰合自己懶惰懈怠,不願攝束,任意放縱之機,如囚遇赦書,慶幸無已。又進而叩其所以,則曰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汝但看一話頭,自能見性。既見性已,即名成佛。既成佛已,則一切俱空,無因無果,無修無證。一法不立,名真解脫。

這個說法恰恰符合他自己懶惰懈怠的毛病,不願意收攝約束自己,得到任意放縱的機會,如同囚犯遇到赦免書,慶幸無比。又進一步來叩問其中的所以然,魔子就說: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你只要看一個話頭,自然能夠明心見性。既然明心見性,就名為成佛。既然成佛了,就一切皆空,無因無果,無修無證。一法不立,名真解脫。

彼教人持齋唸佛,改惡修善,畏因果,培福德者,皆不知自性之中,無一法不具,亦無一法可立。執著法相,不肯舍離。捨本逐末,無繩自縛。如是之人,名為小乘。何可以為知識而親近之哉。

那些教人持齋唸佛,改惡修善,畏懼因果,培植福德的人,都是不知道自性當中,沒有一法不具足,也沒有一法可以建立。執著法相,不肯舍離。捨本逐末,無繩而自己繫縛。如是之人,名為小乘。怎麼可以作為善知識而親近呢?

須知如來所說因果修證等法,皆是以黃葉作金,為止小兒啼故。彼等反執為實,則其智與小兒何異。若大丈夫,佛尚不可得,何有因果修證等法。若立一塵,便非佛法。汝但識得自己是佛,一任食肉飲酒,行盜行淫,何一法不是佛法。

必須知道如來所說因果修證等法,都是以黃葉作黃金哄騙小孩,為了止息小兒的啼哭罷了。那些人反而執著為實有,他們的智慧與小兒有什麼差異。如果是大丈夫,佛尚且不可得,哪裡有因果修證等法。若立一塵,就不是佛法。你只要識得自己是佛,一任吃肉喝酒,行盜行淫,哪一法不是佛法。

上天堂,下地獄,天衣天食,鑊湯爐炭,何一境不是佛境。自己即是彌陀,當處即是極樂。豈待汝鼓起妄想業識心,鼓動父母所生口,畢生終日唸佛

《印光法師答佛600問》 第8章 印光法師白話解八(第1/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