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元封三年,劉閎劉旦離京 (第1/2頁)
劉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劉胥19歲,劉閎和劉旦兩位皇兄陸續及冠大婚,正式接受了封王的旨意離開長安,帶著三千士卒前往封國,未來的日子除了五年一貢幾人再難相見。
劉胥在灞橋送別他們回到王府,一年的時光裡他的一百人王府衛隊都換上了風車水錘鍊制的冷鍊鋼新式扎甲,主武器還是選用了熟悉的卜字戟,戰馬還是之前建章營帶回的那批,有些老了,劉胥自己的坐騎還沒解決,武器也沒。
武器又得麻煩少府,主武器劉胥除了要了把加重的卜字戟還要求少府給他打造一把特製的斬馬劍,正常斬馬劍140厘米重900克,劉胥的斬馬劍180厘米1200克,劍體本身和原來的一樣,只是把柄換成加長40厘米的精鐵棍,一對一米長的鐵鐧作為副武器。另外讓少府做了一把鋼製的蹶張弩,正常人需要用腳上弦的弩,在劉胥手上用手就能上。
去少府實驗新打製出來的武器效能時走到門口,看到一群人在側門進進出出,劉胥好奇問了一嘴,是諸羌被收拾了幾次,這次派人來上貢服軟了,那邊就是送來的貢品。
對於諸羌服軟劉胥是嗤之以鼻的,也就乖幾天遲早要繼續反叛,不然也不會打到東漢還沒完沒了。不過對於他們的貢品倒是有點興趣,少府考公室令看劉胥感興趣就帶著他去看看。
到了一看,人嘶馬叫的,送來的多是不值錢的皮毛牲畜,也就馬匹值錢,不過兩頭白色犛牛引起了他的注意。叫來翻譯問羌人使者這玩意能不能騎,奔跑速度怎麼樣。知道了這犛牛雖然奔跑速度比戰馬稍慢一些,但是性情溫和而且耐力、負重更是遠超戰馬,公犛牛能負重四百斤(西漢斤,現代200斤)行走三十天,母的300斤。送來的這兩頭一公一母是代表吉祥的白犛牛。
劉胥算了下,自己加上盔甲武器得有五百斤了,平時騎乘不穿戴盔甲完全沒問題,武器盔甲讓母犛牛馱著就好了。而且犛牛本身也能在沙漠上生存,前世去新疆的時候見過。
想到這裡劉胥直接把犛牛接管了,還讓羌人留下一個牧奴給他養犛牛,自己跑宮裡找武帝要犛牛去。武帝正和衛青霍去病等人商討對西域不服漢朝的國家如何征伐,剛好當事人來了。
劉胥聽到是要給他的封國打地盤當即興奮了,希望大軍遲一年再去,明年自己就及冠封王,剛好一起去,也能學習實戰。對大漢來說現在的匈奴雖然還是強敵但不是原來那麼恐怖的敵人了,劉胥對西域的規劃他們也清楚,這兩年又是南越又是朝鮮,緩一緩再打也沒什麼。
幾人決定後就一起閒聊,聽劉胥說看上了羌人進貢的犛牛要來做坐騎,都好奇起來。乾脆讓人牽到校場一起看看,公犛牛差不多一噸重,母犛牛也有六七百斤,兩頭犛牛進來時到也沒人覺得恐怖,畢竟大象進貢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只是聽劉胥說完這犛牛能在高原雪山沙漠行走自如,負重能力速度也都不錯,明白了劉胥為什麼要來做坐騎。他要去的地方不就是適合犛牛嘛,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因為太重,群牧監包括御馬監都沒有適合他的戰馬,逼的孩子都要去做重步兵了。這次有了犛牛也算解決他一大心願,騎兵不能沒有碼!
帶著武帝的口諭劉胥回到少府,除了要帶走犛牛還讓考公室令找人記錄下公犛牛的尺寸,打造一身釘上銅釘的皮甲。回到王府的劉胥給犛牛取名牛大力牛小美,就讓人帶著牧奴和犛牛去馬廄了。
徵朝鮮的軍隊回來也有一段時間了,論功行賞也都結束了。武帝下令劉胥可去南軍 北軍 和徵朝鮮的軍隊中挑選三千人開始訓練,人員從退伍老兵裡挑選,暫時駐紮在上林苑。
整合好這群退伍老兵,劉胥帶著他的王府侍衛隊進行遴選,要求會騎馬、單身或願意全家移民西域的、會種地 木工 鐵匠等其他技能的。不限於傷殘,只要能正常行走還有一隻手能用的都行,能力出眾者嚴重傷殘也要,其實真嚴重傷殘的在這個時代很難救回來,只是一句好聽的話而已。
選好士卒,因為劉胥要去西域,少府給這些士卒都配備的漢軍制式騎兵裝備,馬太珍貴了,只給了五百匹戰馬和一千匹駑馬。弓弩倒是給的多,每人一柄輕弩適合馬上使用。
劉胥和親衛隊一起駐紮在軍營裡,每日和士卒一起吃住訓練,戰馬捨不得日常訓練,只是讓士卒輪流用駑馬訓練。又叫來府中願意隨軍的文士10人,和士卒一起訓練,以後軍法官、參謀、後勤官都要從他們裡選出來。
經過三個月的磨合,大家慢慢適應了劉胥那種模仿後世蒙古人的戰法。剛好到了秋季,劉胥舉行了秋獵大比。之前
《大漢西征在哪下》 第16章 元封三年,劉閎劉旦離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