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登基大典準備(1) (第1/2頁)
劉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秦國的咸陽城中,宮城和皇城部分的建築工程已接近尾聲,而靠近宮城的許多坊區也已經完工,可以容納目前朝廷中的大小官員和皇室成員居住。
根據各位史官的推算,現在是黃帝紀年2613年,禮部也已經確定了“開皇”作為新皇登基的年號。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經過群臣的三請三辭,劉胥最終決定順應天意和民意,準備登上皇帝寶座,正式開啟屬於他的王朝時代。
與此同時,咸陽城正加速進行後續建設工作。各國的邀請函已經發出,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漢國,由太子劉焉親自前往長安,向現任大漢皇帝劉據說明情況並理清雙方的關係。
此外,劉胥的皇帝冕冠和冕服,以及皇后、太子、百官、嬪妃、宗室子弟、諸侯等各級人員的禮服也都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之中。
其中最為複雜的當屬劉胥的冕冠與冕服了。冕冠,作為古代帝王在莊重場合佩戴的禮帽,其獨特之處在於上方裝飾著旒。旒的數量以及玉珠的多少都依據禮儀的重要性和等級的高低而有所區別。
冕服,則是與冕冠相匹配的服飾,通常為玄衣而裳,上面繡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十二章紋。這些精緻的紋飾各自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例如日、月、星辰象徵著照耀,山形象徵著穩健,龍形象徵著變化等等。
皇帝的冕冠通常設有十二旒(即十二排),由珍貴的玉製成,整體色調以黑色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個小孔,用於穿插玉笄,以便將冕冠與髮髻牢固地拴結在一起。同時,在絲帶的兩側耳部位置,還垂下兩顆璀璨的珠玉,名為“允耳”。它們並不會塞入耳朵內部,而是懸掛在耳旁,起到提醒戴冠者切勿輕信讒言的作用。
此外,皇帝的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構成,上下皆繪有精美的章紋。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一系列華麗的配飾,共同構成了一套完整且威嚴的冕服。
十二章服是中國古代帝王的專用服飾,上面裝飾有十二種紋樣,每一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共同構成了帝王服飾的象徵體系。以下是十二章紋的具體象徵意義:
日、月、星辰:代表光明和天空,象徵帝王的統治如同日月星辰一樣,照耀萬物,普照天下。
山:象徵帝王的穩重和鎮定,以及國家的穩固和不可動搖。
龍:中華民族的象徵,代表皇權神授和帝王的威嚴。
華蟲:包括花和雉鳥,象徵美好和文采飛揚。
宗彝:宗廟用的祭祀器具,代表對祖先的祭祀和對宗教禮儀的重視。
藻:指水藻,象徵清潔和純潔。
火:象徵光明和智慧,代表文明和啟蒙。
粉米:指白米和粉食,象徵國家的富饒和百姓的豐衣足食。
黼:斧頭形狀,象徵決策果斷和權力的執行。
黻:亞形,代表辨別是非和背惡向善的決心。
這些紋章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品,它們蘊含著深刻的意義,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於宇宙觀和王權神授的獨特理解,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治國理念的深入哲學思考。在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帝王的衣著不再僅僅是遮體之物,而是成為了宇宙秩序、哲學思想和神聖權威的直接體現。每一個細節都被精心設計,從圖案到色彩,無不彰顯著皇權的威嚴與莊重。
接下來讓我們聚焦於皇后的禮服。皇后的禮服被稱為廟服,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為尊貴的一種。廟服採用紺上皂下的深衣制服裝,衣領袖緣以絛裝飾,並配以精美的假結、步搖、簪珥等首飾,盡顯皇家風範。而皇后的朝服則以蠶衣為主,蠶衣也是深衣制,但顏色更為清新淡雅,為縹絹上下,緣以絛。
皇后的服飾同樣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的場合需要穿著不同的服飾。例如,貴人助蠶服為純縹上下,而公主、貴人、妃以上的嫁娶服飾則可以穿著錦綺羅縠繒,色彩斑斕,絢麗多彩。這種嚴格的服飾規定,不僅體現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社會秩序的維護。
天壇、地壇以及宗社,乃是最先建成的。所謂天壇,即指祭天之壇,而地壇,則是祭地之所。在古代,皇帝會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其目的在於祈求上天保佑自家皇位得以長久延續,並希望國泰民安、五穀豐登。而地壇,則是皇帝向“皇地只神”(大地)祈求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風調雨順之處。因此,天壇與地壇雖皆為祭祀之所,但二者所蘊含的意義卻各不相同。
宗社,乃宗廟與社稷的合稱。宗廟,乃是祭祖之所在;社稷,則是供奉土
《大漢西征在哪下》 第37章 登基大典準備(1)(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