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匈奴(4) (第1/2頁)
劉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眾多新式武器中,劉胥對連弩產生了濃厚興趣。這種連弩的造型有些類似於後人仿製的諸葛連弩,但攻擊距離相對較短,僅有三五十米左右。它共有兩種形制:一種可以裝備五十枚弩矢,適合防禦作戰;另一種則更輕便靈活,可隨身攜帶。
前者通常安裝在城頭或戰車上,起到類似後世密集陣的作用,能迅速傾瀉箭雨,有效阻攔近距離的敵人。後者則更適合近身戰鬥,讓戰士們在短兵相接時擁有更強的火力支援。
還有一種則是小巧玲瓏的單兵小型化連弩,弩匣能夠容納整整十枚弩矢,適用於狹窄的室內、擁擠的街道以及茂密的叢林等環境中的戰鬥。這種連弩的最大優點在於它的快速發射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射擊多支弩矢。
然而,這兩種連弩都面臨著三個巨大的難題,使得它們無法被大規模地裝備到軍隊之中。首先,連弩的威力相對較小,只能對沒有護甲的敵軍或敵人無防護的部位造成有效的傷害。其次,連弩的射程較短,適合近距離作戰,但與敵人進行遠端對射時,即使是最原始的弓箭和投槍,其射程和威力也遠遠超過連弩。最後,連弩的弩矢需要特別定製,而且弩匣的更換非常繁瑣,成本極高。
這三個缺陷註定了連弩只能在特定的場合發揮作用。比如,大型連弩可以安裝在城牆頭、甕城和城門等地,對攻城的敵軍制造混亂;而小型連弩則更適合在叢林作戰中使用。經過對連弩威力的測試,劉胥認為將其應用於叢林戰更為合適,並決定試製一批,發放給捉生軍和在東南亞地區作戰的部隊。
小型連弩在海上作戰確實有著獨特的優勢。中海艦隊的將領們在親眼目睹其出色表現之後,紛紛表示要向朝廷申請一批,以裝備自己的部隊。畢竟,海軍將士多數不穿重甲,而跳幫作戰時雙方距離很近,且船艙內空間狹小,非常適合使用小型連弩。此外,小型連弩還可以用來攻擊敵人的船艙,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不僅如此,南衙禁軍對小型連弩同樣存在需求。作為秦國的全重灌軍團,無論是神策軍、金吾衛還是羽林軍,都急需一種輕便的遠端武器來增強自身的戰鬥力和防禦力。特別是那些每天守護在劉胥身邊的羽林軍士兵,劉胥認為小型連弩就像是一把手槍,對於保鏢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隨著時間推移,各種新式弩紛紛出現,而其他裝備也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加了護手的環首刀,以及鋼鐵質量提升後新制的各種刀具。這些刀具不僅造型獨特,而且鋒利無比,讓人不禁為之驚歎。
然而,要說劉胥最喜歡的,還是那把類似陌刀的武器。這把刀是在漢斬馬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的特點就是沉重,大約有十公斤左右,一般人根本無法使用,只有真正的力士才能駕馭得了。
不過,這把陌刀雖然威力巨大,但由於造價昂貴,且技術尚不成熟,目前仍處於不斷改進之中,距離能夠列裝軍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儘管如此,劉胥仍然對其充滿期待,相信總有一天會讓它成為秦軍的利器。
相比之下,劉胥根據後世雁翎刀所畫的刀樣,則顯得更為實用。這款刀具由少府試製,不僅輕巧靈活,而且鋒利異常,無論是劈砍還是刺殺都能得心應手。作為一款成熟的刀具,雁翎刀在後世被廣泛應用於軍隊,成為一種普遍列裝的制式武器。
因此,當它出現在這個時代時,立刻引起了眾多將士的喜愛和關注。他們紛紛表示,如果能夠擁有這樣一把好刀,戰鬥力將會大大提高。
雁翎刀,其刀身筆直挺拔,刀尖處微微上揚,形成一個優雅的弧度,刀刃反捲,宛如大雁的羽毛般輕盈飄逸。刀身較長,通常在90厘米至128厘米之間,刀體寬度適中,大約為34厘米,而最厚處則約為1厘米。刀尖部分略微上翹,且雙面均開刃,刀尖兩面的曲線流暢自然,沒有任何多餘的凸起。
雁翎刀的刀柄設計獨具特色,通常為直柄,既可以是適合單手操作的短柄,也可以是需要雙手握持的長柄。刀身與刀柄的連線部分呈現出直刃形態,大約佔據了刀身長度的三分之二,餘下的刀身逐漸向上彎曲,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美感。
刀柄的後三分之一處透過鉚釘將刀條緊密地固定在一起,刀柄尾部由刀條延伸出來的部分直接鉚住刀柄,使得整個刀具更加堅固耐用。
在鍛造雁翎刀時,工匠們通常會採用中國傳統的夾鋼工藝。首先,他們會選擇含碳量較低的熟鐵或炒鋼,並將其放入火中加熱。接著,使用大錘反覆摺疊鍛打,這個過程可能要重複數次甚至數十次之多。
《大漢西征在哪下》 第59章 匈奴(4)(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