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91章 王臺村 (第1/3頁)

一代神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聖武元年,九月二十日。

辛已、煞西、衝蛇,

宜開市、掛匾、出行、安床。

從黃道吉日看,今日衝西,對戰場西側楚軍極為不利。

但四丈將臺上,建安軍大纛下,

周雲眼神戲謔,對此嗤之以鼻。

楚軍以少敵多,本就是逆天而行,何須黃道吉日。

今日,九月二十!

正是宋國天公將軍請戰書上的日子,是楚軍與宋軍的決戰之時。

王臺村!

這個昔日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成了天下的焦點。

巨大的帥臺之上,周雲身覆玄甲,扶劍而立,

青山弓和饕餮二刃槊由親衛攜帶。

劉庶在右,陽城侯在左,後方是五十名武川鎮護衛。

八面大戰鼓聳立,十六個壯漢上身赤膊,膘肥體壯。

帥臺上,霍同一身重甲,手挎腰帶,目光炯炯的遙望戰場。

陽城侯心裡很清楚,大楚有無數勢力,在等待這場大戰的結果。

遠方十里,黃色的海洋遮天蔽日,淹沒了王臺村十里平地。

宋國的將臺不高,但建的很大,上方足足有幾百兵卒護衛。

天地玄黃人,五杆大纛迎風飄揚,

十二方戰旗,拱衛宋國,氣勢不凡。

其將臺四方有龍角,中間有八卦,顯然儲進良是花了心思的。

王臺村此刻成了一個巨大的棋盤,幾十萬兵卒是棋子,而兩方將臺就是老帥。

楚宋兩國,誰先砍倒對方的將臺大纛,誰就將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宋軍蕭洛擺出的陣型很普通,簡簡單單的五品之陣,

前二後三,中軍被四股龐大的力量包裹。

每股力量大約六萬人,中間有無數個小方陣,構成了龐大的陣型。

這是一場國力之戰,拼的是真刀真槍,陣型本身也沒什麼太多花哨。

相比對面宋國,楚國將臺樸實多了,大木直來直往。

數十面戰旗環繞,它們隨風飄揚,獵獵作響。

陽城侯在周雲的身後,透過周雲的甲冑肩吞。

他看見幾十里大地,人頭湧動,旗幟連天,

長矛閃爍著星光,灑滿了這片土地,人群就似螻蟻,微不可見。

如此戰場,就算絕世猛將,在這種兵卒海洋裡,也顯得非常渺小。

陽城侯從肉眼上判斷,楚軍的數量大約只有宋軍的一半。

但此刻,雙方士氣卻截然相反,

楚軍鬥志昂揚,吶喊聲不斷。

而宋軍卻是垂頭喪氣,哀怨不已,彷彿即將進行的是,生命中最後一戰。

第一支兵馬的勝負已經分出來了。

雙方不會派遣最強的部隊,但也絕對要用精銳兵卒,

畢竟第一場很重要,周雲跟儲進良都不會放棄首勝。

楚軍上場的自然是第十一營,餘建山。

論名氣他們不如龍驤、玄武,但論實力,他們可不弱。

這個起自武川鎮北山的楚營,在哲哲時期,就是精銳了。

如今,更是歷經數年的職業化訓練,其兵卒何等雄壯。

戰場上,戰鼓如雷,旗幟瀟瀟。

第十一營計程車卒眼中帶著蔑視,踏步前行。

北疆雄獅早就等不及休理宋國所謂的精銳了。

他們吼叫聲如同海浪,響徹這方戰場。

大盾如牆,長矛如林,揮舞之下,千人如一。

強弓勁弩,隨著軍令旗號,宛如一片片烏雲,遮蔽宋軍的方陣。

宋國出戰的是十二方精銳之一,大渠帥姚騰,

此人在宋國大帳中,立下了軍令狀,首戰若輸,提頭來見。

姚騰有一萬人,其數目是楚軍的兩倍,過去南征北戰,功績赫赫。

宋國人一直認為,不,哪怕天下人,都認為這方精銳能跟大楚北疆雄獅並立。

就算把他們拉到陰山戰場,宋國的大渠帥姚騰一樣可以扛住草原鐵騎。

但今日,王臺村一戰,宋國高層才恍然大悟。

北疆雄獅的兵馬強度,遠遠超過了他們。

兩支雄兵用的都是鴛鴦陣,大盾在前,狼筅長矛,羽箭在後。

但雙方的差距卻很大,首先在器械上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楚軍的大盾是陰木鉚接鐵皮,鍛造

《儲冰櫃》 第391章 王臺村(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