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薪盡火傳(其三) (第1/2頁)
老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題記 大梁以武立國,主殺伐,民多傷損。 自太祖年間,民間守孝,期限三年,官方則暫時定為兩年。原因簡單直接,令人無法反駁:國有危難,不拘禮而存大義,報國以示孝心。甚至,在某些兵源緊缺的特殊時期,守孝僅一年後,就要被朝廷所召,奔赴前線。 此被沿用到武祖時期,曾引起不少爭議。儒家文人望廢除舊制,以‘孝’治世,遭到反駁,儒生皆憤憤不平。 又因當時的臣子多為武將,兵威赫赫,雙方遂展開激辯,論道數日,不分勝負,怨緒更深,最終,被說服者組建玄門,脫離其中,為朝廷所用,儒家則創立儒教,與其分庭抗禮。 最終,武祖聖喻,平息爭論,曰: ‘‘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力。” 眾皆拜服,再無異議。 後經文帝推崇中庸之道,矛盾稍緩,又由肅帝繼位,協調各家。在大勢面前,儒、玄重歸於好,只是因為多年分離,雙方的修煉理念、思想核心有所變動,難以再融。 於是,雙方繼續各行其道,互通有無。 疾行數月,陳尊終於回到了曾經的家鄉,乃是一個名為‘石村’的小村莊。位於當年兵家、儒家二者相爭,坐而論道的山麓南部。 推開滿是腐朽氣味的木門,陳尊緩步走進了雜草叢生的院裡。 在他的面前,那幾間早就被雨水衝爛屋頂的破瓦房,就是他和爺爺一起生活了整整十九年的地方。 如今,剩下自己一人,站在原地。 陳尊只覺物是人非,情緒複雜,不知應該向何處追尋。在他的眼前,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從記憶的深處浮現,如此模糊,如此紛亂,像是無數個碎裂萬千的鏡片。 春天,他在院裡手撐木板,頭頂水盆,扎著馬步,爺爺手裡拿著木棍,坐在旁邊假寐,眼睛卻偷偷瞄向他的方向。等到陳尊堅持不住,便輕輕敲他,以示警戒。 汗水從額上滲出,模糊了他的雙眼。陳尊乾脆閉目不言,咬著牙,苦苦地在難熬的時間中堅持,幾乎想把自己變成一根木頭。 鄰居家裡那棵參天的槐樹上,開滿了芳香撲鼻的槐花。他貪婪地聞著這誘人的香氣,把顆粒飽滿的花粉用力地吸進肺裡,打了幾個大大的噴嚏,卻不小心摔下了手上的水盆。沷得他渾身透涼,吸擤鼻涕。 夏天,在炎炎的烈日下,爺爺去地裡摘來綠皮黑紋的西瓜,放在井水裡冰鎮。陳尊手持大刀,在院子裡舞的虎虎生風,眼睛卻不住地瞟向瓜上晶瑩的水珠。 待練完了功法,爺爺滿意地點了點頭。陳尊卻依然站在原地,把腰背挺得筆直,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等爺爺取出一把菜刀,把西瓜利索的剖開,讓那清涼甘甜的誘人香氣,順著水汽飄到了他的鼻間,讓他忍不住去吞嚥口水。 陳尊直勾勾地盯著紅潤的瓜瓤,仍舊不敢往向半步,直到爺爺從中取出一塊,遞到他的面前,陳尊這才放下大刀,用雙手接了,張嘴咬下可口的瓜尖。 秋天,院子裡的柿子熟了。爺爺手持竹竿,輕輕一拔,就把掛滿柿子的枝梢勾到面前,讓陳尊伸手去摘,說是要給他解饞。 陳尊早有準備,雙腳猛蹬地面,立刻高高的躍起,準備折下整個枝梢的果實,讓爺爺對他刮目相看。 可惜,他的反應實在遲鈍,被爺爺提前預測。老人笑眯眯地看著,只是輕輕地抬手,就讓那枝梢拋回了高高的樹頂。再暗中運轉起一道真氣,把陳尊猛地推回了地面。 陳尊不曾氣餒,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繼續向上跳躍。兩人皆不言語,只以技巧相爭,鬥得難解難分,僵持不下。 在經歷了幾十次的失敗後,陳尊看準時機,終於搶到一隻金黃柔軟的柿子。他扭頭看向倍感欣慰的爺爺,卻並沒有張口吃下,而是微微一笑,立身行禮,把柿子用雙手遞到了爺爺的面前。 冬天,陳尊踏上求學的路途。爺爺外出整月,為他湊齊了入學三年的學費,又取出家裡大半的積蓄,為他墊上了其他的雜費。陳尊看著眼前,這位日漸消瘦的老人,拗著脾氣,不願意就此離去,想帶他同去尚武,好有個照應之處。 不料,爺爺勃然大怒,斥責他沒有出息,不肯好好修習,而陳尊生性倔強,輕易不肯向人低頭。一老一少,相顧無言,只能堅持著各自的意見,就這樣冷戰下去。 陳尊心如明鏡,自然知道爺爺的苦心,可他又恐久去難返,爺孫二人三年不能相聚。老人的身體本就多暗傷隱疾,如今又有各種病症,讓他如何能夠放心? 站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陳尊終究是低下了頭顱,跪倒在爺爺的面前,痛哭著勸他和自己一起。可爺爺早已決定,不會更改,縱使陳尊千求萬懇,他亦閉目不言,不看不聽。 在陳尊畢業的那一年,劉爺爺的死詢由鄰居書信寄出,送到了他的手中。 陳尊從回憶中醒來,看著自己熟悉的一切,心中思緒萬千,孑然長嘆。 俱往矣。 在離開了尚武學院之後,他因成
《舞蹈藝考都學什麼內容》 第118章 薪盡火傳(其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