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二章:狂犬吠監門 (第1/2頁)

五味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初秦晉並不急於趕赴陝郡到高仙芝那裡,但在目睹冰湖數萬唐軍屍體後,他就恨不得生出雙翅來飛過去。自洛陽陷落,唐軍面對安祿山叛軍已經如驚弓之鳥。

陝郡地勢開闊,位於浩浩黃河之南,長安到洛陽的驛道出潼關、弘農郡以後貫穿此地,太原倉設在這裡圖的就是水陸交通發達,方便溝通南北,這在太平盛世自然便利極了,可一旦大戰降臨,叛軍大兵壓境,僅靠那些市井販夫臨時拼湊的唐軍,又能挺住幾日?

現在崔乾佑在崤底一戰殺唐軍數萬人,高仙芝為了儲存實力,將有很大可能轉移大軍。大軍既然要走,太原倉裡堆積如山的糧食肯定不能留給安祿山叛軍,一把火燒掉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在秦晉熟知的歷史上,高仙芝在面對咄咄逼人的崔乾佑大軍時,的確做了這種選擇,一把火燒掉了唐朝經營近百年的太原倉,退守潼關。這在軍事戰略上肯定無可厚非,可是於朝局人心上的影響,卻會帶來極為惡劣的後果。 同時也為李隆基殺掉封高二人,奉上了一個絕佳的藉口。

秦晉就怕高仙芝已經做了這種決定,現在的情況已經與此前大為不同,就算崔乾佑在崤底一戰斬殺了數萬唐軍,可他突施奇兵,孤軍深入弘農郡,峴山糧草被燒後,將面臨斷糧的艱危形勢。只要高仙芝能夠調動大軍,穩住局面,無須與之決戰,僅僅依託崤山將他死死的困在弘農郡,不出七日,叛軍必然會不戰而自潰。

然而,想法是好的,卻奈何資訊不對稱。只怕高仙芝並未得知峴山糧草被燒的訊息,且以崔乾佑的才智,也必會嚴加封鎖訊息。也許只要慢上一步,就有可能步步皆慢。

秦晉頻頻催促胯下戰馬,奈何雪深草密,戰馬經過連續奔跑,早就筋疲力盡,累的不斷打著響鼻。很快,已經陸續有戰馬不堪疲累而倒斃,但他已經顧不得心疼戰馬,什麼都比不上儘快將訊息送到高仙芝軍中重要。

“秦長史,咱們歇一歇吧,再如此跑下去,戰馬都要被累死!”

邊令誠曾介紹秦晉以被天子任命為弘農郡長史,所以烏護懷忠便一直以長史相稱。他看著不斷倒斃的戰馬心頭猶如在滴血,胡人多生在戈壁草原,戰馬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烏護兄弟,再堅持一下,同羅部死了多少戰馬,到時秦某加倍補給你便是!”

天空灰暗陰沉,一直若有若無飄散的清雪,在此時竟陡然轉大,鵝毛大雪也使得能見度下降到極點,這讓秦晉等人在雪地密草間更是寸步難行。

秦晉斷然下令,“往驛道上去!”

大雪雖然使行軍會變得困難,同樣也為身在一片坦途驛道上的騎兵們,提供了天然的掩護和遮蔽,只要裡許之外,叛軍遊騎就絕難發現他們的形跡。

……

潼水在秦漢時曾是一條大河,自秦嶺發軔而注入湯湯渭水之中,數百年後這條大河逐漸乾涸萎縮,在昔日的河道上僅僅剩下了一片北依黃河,南靠秦嶺的河谷。取代函谷關的潼關,便在這片河谷上聳然而起。

自漢末曹魏時代至今數百年間,潼關關城雖幾度移位,“三秦鎖鑰”的地位卻從未動搖過,時至隋唐,位於渭水平原的長安城成為全國中心,這座關城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天下第一關城。

開元天寶盛世,潼關曾整日敞開關城,供經由此關東去西入的商旅通行。時隔不過三兩月,此時的潼關外已經換了模樣。

寬十數步,深達丈餘的深溝橫亙在雄偉的關城前,阻斷了東西道路。於已經修整好的護城深溝之外,民夫們又再挖掘第二道深溝,加強潼關的關防,以抵禦有可能到來的叛軍兵鋒。成群的民夫在監工軍卒的呵斥下,以鐵鎬費力的刨著已經凍成石頭一般堅硬的土地。

“賊乞丐看甚?也想挖溝不成?”

民夫們累的苦不堪言,但仍舊有成百上千道羨慕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畢竟幹了這公家的活計,至少每日能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許多西進逃難的難民來說,這已經是難得的幸事。而那些體弱老殘的人被篩選淘汰掉後,又不甘心離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人一下下輪著鐵鎬,可以換取每日兩三塊冰冷的饃餅。

監工呵斥一名試圖靠近的老丐後退,這種討便宜的人每日見的多了,不給他們一頓鞭子,嚐到疼,總會湊上來搖尾乞憐。

但面前的這位老丐一張口卻讓那監工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某乃監門將軍邊令誠是也!”

“哈哈!你是監門將軍?俺還是楊相公呢!”楊相公指的的是身兼四十餘職的天子寵臣楊國忠,這

《六安湯米豪客科創產業園》 第四十二章:狂犬吠監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