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九州志裡聞大夏,盛極一時何故衰 (第1/2頁)
柚皮max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州志》對大夏時期的記載比《新州前傳》詳細許多,同樣它也不再單單是對大夏王朝的記載 在許多篇章對南靈與大荒的歷史都做了贅述,也讓鍾焱大致明白了新州元年之前,在九州大陸上發生的許多事情 但這樣的記錄只延續到了,新州元年前不到100年,可以說是記錄了那個大夏王朝最後的沒落 再往前100年,便是那個籠罩在迷霧中的空白的100年曆史,這段歷史中有著大夏沒落的原因,或許也有著當時人族能和大荒與南靈平分秋色甚至稍占上風的原因 但恰恰就在這時《九州志》快這段歷史的所有記載都被抹去了,像《九州志》這種幾乎可以稱得上獨一無二的孤本,裡面的所有內容都是讓人親手抄寫的,甚至有可能這本書就是作者本人所寫 不存在在製作印刷排版的時候,故意去掉那麼幾頁,那麼這件事只能是有人故意為之 鍾焱扒開這本書的書縫,仔細看了看,在裡面並沒有發現有紙張撕毀的痕跡 整整將近100年的歷史,就算是簡寫被強行撕掉,也會留下許多痕跡 鍾焱特意又從側面仔細看了看,確實沒有發現任何痕跡,也只能是抄書的人,有意沒有抄這一段歷史 從這裡開始,繼續往後翻。歷史的記載越來越斷斷續續了,僅僅透過這些隻言片語鍾焱依舊感受到了當時大夏王朝的強大 “大夏五十六年,大荒與南靈沉兵60萬精兵於邊疆,邊疆守將以20萬兵力禦敵,時至凜冬,會暴雪,鏖戰月有餘,終殺羽而歸 吾大夏兒郎驍勇善戰,雖傷亡五萬,但殲敵18萬有餘,皇上大悅,賜常勝軍 後大荒與南靈多次派兵襲擾邊疆,雖如蚊蠅襲擾獅虎多是可笑,未曾有得手之時,但邊疆之地屢受襲擾,上至朝堂,下至黎民百姓煩不勝煩 大夏58年,朝廷令常勝軍15萬人長驅百里伐南靈,不過半月連下五城,劍指妖都,南靈妖王與大荒荒庭甚是惶恐,特使國使攜奇珍異寶無數至天子殿前納貢義和,天子仁義不與其計較,令常勝軍歸還四城,剩餘一城,意在威懾 使臣歸國,天子於朝堂大笑曰 ‘尊嚴存於劍鋒,國土丈與鐵騎,無刀弋之利亦無國泰民安’ 群臣皆大笑曰:‘善’” 單單是這一段的描述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大俠是何等的威風,劍鋒所指無人能敵 但令人疑惑的是,就是這樣強盛的大夏,從開始將近100年的繁榮昌盛,國力一直攀升,隨後就進入了那100多年的空白期,從此之後,一個泱泱大國變的累弱不堪,經濟民生軍事斷崖式的下跌,整個國家支離破碎,雖然記載著是90多年,但其實後來在80多年時,大夏早已名存實亡 在大荒和南靈的不斷蠶食中最終崩塌,鍾家先祖帶領著剩餘的人族逃亡到了永冬域,準確來說是蜷縮在了永冬域,(畢竟這裡當時是大夏的版圖)才得以苟活 一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在100年內突然由盛轉衰,更確切點就像是一場遮天蔽日的山火,突然之間熄滅的無影無蹤,在無盡的殘渣中,只找到了一丁點的火星 按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如同從明朝末期開始到清朝的閉關鎖國,同樣是整整100多年,同樣是由盛轉衰,但就是在這樣愚蠢的決定下,清朝末年政府的GDP仍舊是全球領先 但大夏的沒落似乎很徹底,那龐大的家底都不足以讓他支撐下去,更可怕的是,有人有意地將它沒落的原因從歷史書上摘除了 鍾焱想不到人族這麼做的理由,那麼這件事便只能是南靈與大荒所謂 當然,這也只是他的猜想,以後若是有機會的話,或許能夠查詢這背後真正的原因 鍾焱的直覺告訴他,這裡面藏著一個無與倫比的秘密 沉浸在書裡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鍾焱開啟窗戶看了看天色,估摸著時間已經差不多 於是他不再耽擱,將剩下的那本有關黑石的《天工雜記》和《九州志》揣進懷裡,準備去赴宴 雖然按理說四樓所有的書籍是不能離開四樓的,但鍾焱現在有著天子御賜的玉牌,加上他強勢的態度,最終這幾本書還是讓他帶出了四樓 鍾焱出了藏書閣也不在多加耽擱,朝著太極殿前走去 大殿前宴會已經開始了,陸陸續續的已經有人落座,鍾焱看了看,找到了一個,距離唐晨所說的那個角落最近的位置坐下 鍾焱剛坐下沒多久,宴會就開始了,在一群太監和宮女的簇擁下,伴隨著一聲高喝 “皇上駕到”“湘妃娘娘駕到” 原本作者的賓客連忙起身,走出座位上前跪拜,高呼萬歲 而在場只有兩個人站著,一個自然是鍾焱,他只是微微躬身行了一禮,而另一個,隨著鍾焱的目光看去 在人群的最前端,站立著一個身形消瘦,嘴唇薄而狹長,眼神銳利非常的中年人 鍾焱若是沒猜錯的話,這個人便是,當朝宰相,吏部尚書——孫柏舟 兩個在此之前素未謀面的人,在眼神望向彼此之時,都迸發出了殺意 倆人都知道,這就是那個
《打造異世界最強兵團》 第143章 九州志裡聞大夏,盛極一時何故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