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章 深藏功與名 (第1/3頁)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所以文科類的論文和學術觀點,哪怕內容好,有乾貨,但無論被頂級期刊拖多久才登,那都是正常的。

畢竟這些東西大多沒有“迫切性”。

法學也是文科,所以法學研究方面的東西,大多也沒有迫切性。

只有一種例外。

那就是當一個團伙發現了現行法律的某些漏洞,而且可以大操特操,刁鑽營私,挖社會注意的牆角撈黑錢或者危害社會的時候。

這種事兒一旦被上面發現,那都是很重視的,不會坐視。

也正是因為如此,尋常人半個學期能刊就算快、還得看投稿人職稱、頭銜的論文,馮見雄和劉淵明合作,才兩個月不到就拿了下來。

這種熟悉的感覺,他最喜歡了。

兩世為人,馮見雄最討厭的,就是明明自己智商比那些當官的高,卻要拉下面子好像求著那些有官位的學術官僚去如何如何。

而他最喜歡的,就是像這樣,用霸道的智商,拿軟刀子架在學閥的脖子上,逼他們乖乖就範。

用情商求人?不存在的。

你不改?那老子就盯著目前法律的這個空子,狠狠地草,有一遍算一遍。而且不但要草,還要示眾,讓天下人都看到這些學閥官僚正在被草——你特麼還改不改?

然而,這樣的事情,在法律界又是不常見的。

因為求名求職稱的學閥們,往往過於脫離一線實務撈錢,很難想到這麼深遠——法律,或者實施細則,有什麼精微奧義的毛病,那都是十幾年的激烈司法對抗總結出來的,不是坐在象牙塔裡意淫可以腦補出來的。

而一線拼殺了十幾年、大錢賺夠的人,又不屑於去求學術界的虛名了。人家喜歡悶聲發大財,巴不得學閥越晚發現這裡面的貓膩越好。

更有甚者,一旦某個法律漏洞被圈內數以百計、乃至上千的尖端律師發現並用於悶聲賺錢之後,這個利益集團就太可怕了。要是某個傢伙自己賺夠了,不稀罕錢了,突然轉而想求名,把這個漏洞的利用方法剖析乾淨放上期刊——那隻怕這個律師也活不過多久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仇大著呢。

擱馮見雄身上,今兒個這事情,要不是滬江錦天成的金成義律師逼迫他在先,加上如今這個門路國內看懂的同行也才寥寥數人,沒有形成利益集團,馮見雄也不至於選擇略微損失一些錢而改為求名。

即使今天他求名了,還依然不忘把劉淵明這個招牌頂在前面拉仇恨值。同時借用他自己還只是一個大一的法學本科生、看似人畜無害的扮豬吃虎優勢躲起來。

……

“上面很急?希望下一期就登麼?”馮見雄好整以暇地反問了劉淵明教授一句,眼神中恰到好處地擺出幾分“驚喜”。

因為“驚喜”的另一面,也意味著“出乎意料,哥根本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劉淵明人老成精,按說是不會被這種表情騙過去的。

無奈,馮見雄是個大一萌新啊!看上去多麼人畜無害!

所以,劉淵明立刻就以為馮見雄是真的毫無準備。他立刻就有點焦急:“怎麼?後續的內容你還一點都沒總結?哎呀,‘如何最佳化現有實用新型初審要點,以減少蓄意專利碰瓷’這個課題,是一個大的系列嘛,你怎麼能只寫第一篇後面就不顧了呢?你當立法機關是開玩笑的?今天提一點意見就修一次,明天提一點意見再修一次?”

“呃……我還真沒有寫,這不是不知道這麼重要麼。不過如果他們真的催您,我加急,保證不會誤了您的事兒。”馮見雄拍著胸脯打包票。

雖然第二期的文章他早就抽空寫好了,但假裝是“為了劉教授而趕工”,才能進一步撈取人情嘛。

而且,也能消弭劉淵明此前內心固有的“這小子就是靠我提攜起來的”所導致的傲慢,至少也能讓將來兩人的合作更加平等。

劉淵明果然承情了:“那最近就辛苦一下,十幾天前就聽說你贏了‘希望杯’,如今是校隊主力了,兩邊應該都不會耽誤吧?”

“不會,少睡幾天覺就是了。”馮見雄說得大義凜然,還假裝小白地反問了一句,“這個成果很重要麼?院領導也會重視?”

劉淵明回答得非常理所當然:“那是當然——這個課題已經涉及到‘上書諫言促進國家完善法律’的層面了,哪怕是龔院長那樣的級別,也會重視的吧。

你想想,哪怕龔院長如今還在省高院做院長,咱今兒個這

《噴神dbs》 第14章 深藏功與名(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