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告訴你我是穿越者你都不信 (第1/2頁)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是覺得無法理解‘所有緊跟時事熱點的辯題,都不太容易設計得很公平’這個觀點麼?”面對丁理慧的疑問,馮見雄先確認了一下。
不是他碎煩,而是他自己覺得這個觀點再容易理解、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丁理慧明確給與了肯定:“嗯,就是針對這一點,能詳細說說麼?”
馮見雄用左手食指扶了一下耳邊因為汗水而下滑的眼鏡腿,順勢撓了撓太陽穴,一副“這都不理解,以你的智商我很難跟你解釋啊”的表情。
想了一會兒,他決定換一種深入淺出的說辭:“這樣吧,為了通俗易懂,我舉兩個前人的例子來說明好了——丁學姐對於國際大專辯論賽應該有所瞭解吧?”
丁理慧:“還行吧,原先每年都有報道過。”
馮見雄鬆了口氣:“那就好辦了,15年前,這項賽事剛剛被我們大陸的學校接觸到時——就是90年,那場決賽,金陵大學和灣灣大學的比賽,辯‘人類是否有可能和平共處’這個題目,最後金陵大學輸給了灣灣大學,還有印象麼?”
“呃……我不知道,你能掃盲一下麼?”
丁理慧說著,頓時有些洩氣:尼瑪能不能不要把這麼冷僻的知識當成別人理所當然該知道的啊!很坑的有木有!
馮見雄:“行,那我長話短說:那時候國際大專辯論賽的賽制是沒有交叉提問的,只有每一方每個辯手各自三分鐘的陳詞,加上自由辯論。所以很容易套路化地提前準備,層層遞進。金陵大學在前面幾輪都是靠賽前準備、分工合作贏下來的,但是決賽的時候遇到灣灣大學就明顯僵硬、生硬,最後落敗了。
但今天我要說的觀點是:當年金陵大學作為正方,其實輸得很可惜,因為他們相當程度上是輸給了時勢:那場比賽中,金陵大學一項反覆論證的重要論據,就是‘經濟全球化,包括市場的全球化和發達國家投資的全球化,可以減少人類以戰爭為手段解決爭端的機率’。
那個觀點具體來說,就是資本主義強國在全球都有大量海外投資之後、他們就不太願意武力侵略這些國家,以免自己的海外投資受損。同時,他們也不太願意因為戰爭,而導致那些擁有巨大國內市場的國家不再採購他們的商品。
久而久之,戰爭就會越來越少。即使有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少數幾個依然戰亂不斷的國家,那也只是因為它們沒有擁抱經濟全球化,沒有融入全球分工——這份道理,我們今天的人應該很容易理解吧。”
馮見雄說到這裡的時候,略微停頓了一會兒,好讓丁理慧消化一下剛才的內容。
丁理慧想明白之後,捧哏追問:“嗯,沒毛病,確實是這個道理——那當時為什麼金陵大學輸了呢?”
馮見雄喝了一口水,侃侃而談:“因為這個辯題出現的時機不對——當時,金陵大學為了辯論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和平,舉了柏林-牆倒下的例子,舉了‘拿破崙和元首一次次試圖武力整合歐洲,但是都失敗了,然而今天統一後的兩德試圖用經濟手段侵蝕全歐洲市場,卻有成功的趨勢’作為例子。
但可惜的是,1990年的8月,兩德才剛剛統一。歐共體——也就是歐盟的前身——對於德國經濟統一歐洲、確保歐洲不再發生戰爭的效果,世人還沒有看到。
所以灣灣大學代表隊用‘兩德統一和歐共體也沒什麼效果’、‘雖然曼德拉出獄了、但南非種族-問題解決也看不到什麼前景’這樣的現狀死纏爛打,最後贏了比賽——而事實上,三年之後曼德拉就當上了南非總統,把金陵大學代表隊當年預言的非暴力解決方案實現了。
當然,當年那場比賽中,金陵大學最大的一點軟肋,是沒能預言蘇聯的滅亡——他們花了大量的篇幅說這個世界正在南北從對抗轉向對話、經濟也在全球化、投資正在國際化,卻不敢說蘇聯那種制度必然滅亡。
蘇聯,距離那場辯論賽,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滅亡。如此一來,在世界還處在冷戰之中、華約還有一個經互會在那兒撐著的情況下,一切試圖論證世界會統一於經濟自由主義的論證,也就成了泡影。誰敢相信鐵幕之後的國家也會融入‘因為向錢看所以不想打仗’的世界?”
聽到這裡,丁理慧也忍不住眼神放光,作醍醐灌頂狀地開始奮筆疾書記筆記。
“我懂了!你是想說,在一些緊跟時事熱點的辯題上,對未來的嚴密預言和展望能力,對辯題的勝負有極大的幫助,對麼?如果當年的那場比賽再拖後一年舉辦,金陵大學肯定完勝灣灣大學了吧?即使不延後,只要金陵
《噴神dbs》 第31章 告訴你我是穿越者你都不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