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三章 十面埋伏 (第1/2頁)

真無塵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被合圍在蘇州城區的日軍第一次真正接觸到當面之敵,而終於打破了他們心胸中的那最後一絲僥倖之時,那些在他們看來猶如洪水猛獸般的支那人軍隊內部確是另一番景象。崑山,千燈古鎮,顧炎武故居所在,也是後世聞名遐邇的崑曲的發言地,自從上海解放,最為靠近上海的千燈古鎮就成為了第一個被解放的江蘇地界,第一集團軍第三機械化兩棲步兵旅現在就駐紮在此地。黃昏已過,餘暉將散,蜿蜒的浦河橫穿千燈古鎮,時值夜月當頭,昏暗的石板街上今日卻泛出一絲熱鬧,古街兩邊低矮的古居中,搖曳的燈火將石板上隱約的研製紅色漫散在其上的行者臉上。今天,原本寧靜的古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觀客,他們不似古賢有堅持的尋道之意,也無小民的紅塵笑顏,更無倭魔的猙獰神情,在他們的臉上,今日古街的居民看到的是新奇與探古之意。延福殘寺,秦峰塔下,自從清末此塔由於戰火,樓塔隔板被付之一炬,少有人在會去遙望它的身子,而今天卻偏偏迎來了不少人在塔下觀望。“這塔如此破敗,沒想到已經900多年的歷史了。”“阿彌陀佛,此塔如果追其溯源,該是南朝初年所建,至今應有千年之姿,只是明朝既已破敗,因此曾經拆去重修,因此只是折中說是900福壽而已。”“大師傅博學,我們這些當兵的,文化上還是比不過您啊!”“慚愧,慚愧,先生所在部隊趕走日寇,還我禪院清靜,我當行地主之誼。更不要說貴軍駐紮此地,不犯百姓分毫,實是義軍氣象,鎮中百姓各個稱道,近日得知兩位主官前來仿古,鎮中宿老特邀本僧陪伴左右,為幾位說說這千年古鎮的千年氣象。”“哈哈,大師傅是在客氣,光聽您說,就覺得這個地方氣象萬千啊!對了,大師傅,為何觀您古寺如此破敗,就連山門都無,更無大殿大佛,光光就是您幾位在此啊。”“唉,本寺原為延福禪寺,南朝與此塔同生,清末與此塔同毀,世道艱難,寺中修持各奔前程,就餘我等數人堅守,因此更名延福殘寺以示眾人。”“唉,清朝衰敗,民國腐朽,不把這些爛攤子打爛,怎麼可能日子好過。大師傅,你放心,等我們把小日本趕跑了,必然會幫你們把這千年古剎恢復起來的。”聽著這個帶著眼鏡的首長說的這些,所有陪同人員的心裡有如一道閃電劃過,為他們遲暮的心中帶來了一絲光明。或許這一次真的可以看到未來吧。見眾人無語,剛剛說話的政委肖強微微一笑,隨後說道,好了,我們去顧炎武的故居看看,對他這個大文豪我還是很敬仰的。一句話將沉默的眾人驚心,隨即紛紛示意,前頭領路向古街的南面走去。就在眾人暢遊古街之時,鎮外的秦忘山下卻是燈火通明。這裡駐紮的是第一集團軍暫轄的武警2師4團的人馬。團部剛剛接到命令,4團前出凌家譚,對盤踞在浦水以東的敵第13師團一部進行壓制,並在總攻開始後對其進行殲滅。不遠處一個車隊緩緩駛進營地,車隊中有著兩輛奇形怪狀的坦克以及幾輛重型卡車。車隊的車輛尚未停穩,幾個穿著工裝的中年人從重型卡車上跳下,快步向指揮所走來。胸前熒光的齒輪標誌明確的告訴指揮所門口的衛兵,他們是後勤部隊的專屬人員。雖然一看就是自己人,但是門口的衛兵不敢怠慢,一一檢查了眾人的證件,隨後示意幾個人可以進去。撩開指揮帳篷的三防門簾,只見整個指揮所內人聲嘈雜,兩張大型投影螢幕掛在帳篷的右側,上面被分割成數個小畫面,顯示著各個連隊的情況,數臺行軍電腦一字排開與一個猶如保險箱似的數字化資料整合伺服器連線在一起,這套系統收集並管理著整個團所有戰鬥人員及裝備所攜的資料終端裝置所反饋的資料,並提供給指揮人員,以實時瞭解戰局的變化並可以讓指揮員直接將命令下達到連排的前線指揮員及戰鬥人員手上。“報告,第四後勤保障大隊第11戰場搶救中隊像您報告。”“奧,你們來啦,就等你們了,再有10分鐘,部隊就要開拔了,怎麼樣,這次帶了什麼好東西來了,我可是和老馮說了無數次了,這次一定要給我一個有實戰能力的後勤保障中隊。”“報告首長,我們這次攜帶了兩輛84-3形多功能戰地坦克牽引搶救車,一輛84-2型架橋坦克,兩輛東風輕型越野卡車,可以實現戰場3分鐘搶救,可以保證75%以上的戰場修復。”“坦克搶救車,我沒要這個啊,我這裡沒坦克,就只有裝甲車,我本來問老馮要的是配件,我已經有兩輛裝甲車趴窩了,再沒配件我的戰鬥力沒法保證。”“這個馮隊長和我們說了,配件已經帶來了,昨天千風輪靠港,90式輪式裝甲車的修理裝置和配件都已經卸下來了,不過你也知道,這個時代的路實在太差,昨天一場雨,一般的卡車就沒法動了,你看,只能今天派坦克修理車過來,

《變革1938續寫兩百零一》 第三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