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吾觀子楚,終是為秦國說話!”稷下士子群中霍然站起一人,“環淵學兄雖有偏頗,終不為過。長平大戰後秦趙俱弱,譬如當初之晉楚兩霸也。當此之時,子楚出弭兵之議,分明是要為秦國爭得喘息之機!”
“我等贊同!”稷下士子一片附和。
“掩耳盜鈴,今日始聞也。”子楚一陣哈哈大笑,“長平大戰秦國勝,合縱救趙六國勝。結局並非秦趙兩弱,而是七國俱弱。若論實情,只怕秦國之疲弱,尚稍好於山東六國也。秦國固需喘息,六國便不需喘息麼?審時度勢,此時縱然六國合縱攻秦,依然是無分勝負兩不奈何。更有甚者,若內政不修而致庶民饑荒離亂,不定哪國便有滅國之禍!當此之時,縱有爭雄之心,何如各方先行息兵止戰休養生息,恢復國力之日,再堂堂正正決戰疆場?”
“如此說來,弭兵終是虛妄!”
“稷下名士,何多迂腐也?”子楚冷冷笑道,“弭兵者,天下自救之道也。兵爭者,天下王霸之道也。一張一弛,輪迴不止,人世之鐵則也。子楚倡弭兵,不敢聲言永世弭兵,卻依然力主目下弭兵。爾等稷下名士,既不敢面對生民苦難而主目下弭兵,又不敢正視將起之兵爭而指斥弭兵虛妄。譬如人之肚腹,吃了瀉,瀉了吃,永無休止也。以君之論,吃了又瀉,何如不吃?瀉了又吃,何如不瀉?果真如此,安得人世生生不息也!”
“彩——”整個會場可勁兒一聲喝彩,趙國士子群猶為響亮。
環淵面色頓時張紅,思忖片刻昂昂拱手道:“今日之論,算我等敗君一合!”說罷一擺大袖落座,稷下士子群也紛紛落座,會場頓時整肅下來。
“我有一說,求教諸位。”會場中心的趙國士子群中走出一人大步上臺,拱手高聲道:“在下毛遂。我等趙國士子以為:弭兵之論,當看時勢,時也勢也,可也不可也!今日時勢,七強傷痕累累,列國萎頓不堪,天下生民苦若倒懸。再起兵爭,便是玉石俱焚同歸於盡。我等士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亂世開太平!弭兵之會,此其時也!趙國士子呼籲:今秋掄材論戰,天下士人當大倡休戰,力促七國行弭兵會盟,解民倒懸,天下生息!諸位以為如何?”
“彩——”趙國士子群排山倒海般呼嘯一聲。
合縱敗秦之後,毛遂大名早已隨著“脫穎而出”的成語與劍逼楚王盟約出兵的故事傳遍了列國,山東士子們都知道他做了平原君的門客總管,為平原君斡旋一應大事,與當年孟嘗君的門客總管馮驩一般模樣。今日毛遂出面以趙國士林的名義倡言,顯然便是代平原君說話,也就是代趙國說話。目下趙國是山東屏障,趙國倡行息兵,他國如何能有爭議?戰國士子們都與本國權力層盤根錯節,對本邦利益心中有譜,一看趙國士林拿出定見,便不再猶豫,齊齊地喝了一聲彩,到邯鄲遊歷的散士們也紛紛呼應,場中便是此起彼伏的喝彩叫好聲。
此時惟有稷下學宮計程車子群沉默著。稷下學宮雖已衰落,但仍然是各種純學問派別的淵藪之地,保持著疏離仕途而專心治學的百年傳統。今歲稷下士子們大舉入趙,原本也是提出了一個大大的文明論題——人性善惡,要為天下廓清一個最根本的界限。然則幾番論戰,他們的學問心法已經被攪得鬆動了根基。尤其是祭酒環淵被那個子楚問得無言可對,儘管內心不服,畢竟承認了失敗。如今趙國士林出面呼籲,天下士子盡皆響應,稷下士子群能佯裝不睬麼?再說,弭兵之論若能形成聲浪,總是人心所向,素來有天下胸懷的稷下學宮士子群如何能漠然置之?聲浪掀起之時,士子們的目光便齊刷刷聚向了環淵。環淵目光一掃,見士子們紛紛點頭,便跳上座墩向主臺遙遙拱手高聲道:“弭兵之議,稷下士子贊同!”
“我等贊同——”稷下士子群一片呼應。
高臺上的荀子看看信陵君與平原君,三人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
二、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
白露時節,呂不韋回到了邯鄲。
一過朝歌河段,各種傳聞便紛至沓來,最多最活的便是有關子楚的故事。呂不韋大是振奮,立即吩咐鼓帆快槳,兩三個時辰便到了白馬津渡口。拋錨停泊,呂不韋上岸登車,便於當夜初更時分進了邯鄲的胡寓雲廬。未曾沐浴梳洗,呂不韋立即吩咐越劍無駕車去接嬴異人。不想一個時辰過去,越劍無才匆匆回來,稟報說公子出去與一班士人夜飲了,他等候得半個時辰,那名老內侍卻來說公子可能不回來了。呂不韋呵呵笑道:“成名士了,應酬多了,好事呵。走,去看看毛公薛公。”
毛公正在薛公家
《陽謀春秋好看嗎》 第4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