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角度來看,也可以認為是去追葉、賀的部隊。
基層軍官和戰士,毫無疑問地認為,南下就是去追趕南昌起義的隊伍。
由於南下的理由能為大多數幹部接受,這就決定了隨後的撤退命令就能得到較好的執行。
文家市裡仁中學裡的爭論,實際上關係到中國革命戰爭的方向。最後形成的決議,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承認退卻。
在當時的中共中央還強調“革命高潮”,要求奪取長沙並進而暴動奪取全國勝利的形勢下,文家市會議卻形成了實行退卻的決議,體現了了不起的反潮流精神。
有了這個撤退的決心,下一步行動的目標就不再是城市而是安全偏僻的鄉村。
至於退到哪裡,到哪個山落腳,找哪個“山大王”交朋友,就可以在隨後進行摸索。一條到農村積蓄力量以爭取革命勝利的新道路,也就此邁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步。
文家市會師,是工農武裝革命的一個新的轉折,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是走出一條新的鬥爭道路的先聲……
七、
文家市會議的當天,也就是9月19日,正在武漢準備向上海搬家的中共中央也召開了會議,研究秋收暴動問題。
還是在上個月召開過“八七”會議的武漢舊俄租界的那所房子裡,第三國際代表羅明納茲和中共中央瞿秋白等領導人聚在一起。
年輕氣盛的國際代表羅明納茲,此次情緒很激動,他好像喝了伏爾加烈性酒,臉色彤紅,要大發雷霆的樣子,連喘氣都是粗重的。
因為蘇聯駐長沙領事館發來的報告,經蘇聯駐漢口領事館的信使,已經轉到他手裡。他看過報告後,猛地將桌子一拍,一隻茶杯被震落在地,摔成碎片。
會議一開始,羅明納茲就介紹了他從長沙收到的報告。在當時,中國共產黨內還沒有建立自己的電訊聯絡機構,各省委、區委向中央報告情況,主要靠交通員帶密信或領導人趕去口頭彙報。一路上要搭車船,還要躲避崗哨搜查,往往資訊傳遞的時間很慢。蘇聯駐中國的各領事館則已經有外交電訊手段,外交信使又有豁免權,所以得到報告往往比中共中央要快得多。
第十一章 會師文家市(9)
此刻,中共湖南省委給中央有關秋收暴動的報告尚未送到,共產國際駐長沙代表馬也爾的報告就已經先到。這種“先入為主”的情況,使武漢的中共中央,只能瞭解到外國共產黨人評價秋收暴動的一面之詞。
也難怪羅明納茲怒氣沖天,這個馬也爾的報告,對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特派員充滿了指責之詞,把長沙城內的工作說得一塌糊塗,還扣上了許多政治帽子。
在9月中旬的那些日子裡,馬也爾以蘇聯領事的掩護身份,坐在蘇聯駐長沙領事館內,透過秘密交通員,天天催促中共湖南省委快點舉行暴動,口口聲聲要在長沙城內,也演出一場俄國彼得格勒“十月起義”的劇目來。
馬也爾堅持的暴動要求,就是8月18日沈家大屋會議上的決定。
一、湖南的‘秋收暴動’決定以長沙暴動為起點,湘南、湘西等亦同時暴動,堅決地奪取整個的湖南,實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蘇維埃的政權。
二、長沙暴動以工農為主,決調陳烈、李隆光兩團做暴動發火藥,只要能破壞反動的政府之其他一切方法儘量實行,實現暴動。
正因為這樣,當省委書記彭公達於9月6日向馬也爾講了毛澤東從安源來信講述的軍事計劃後,此人就要求執行“以長沙暴動為起點”的計劃,嫌計劃中提出的待軍隊兵臨長沙後再暴動是“右傾”。
彭公達忍氣吞聲,隨之又召開省委常委會,要求不能等待,馬上暴動。可是到會者都不贊成,因為手中根本沒有什麼現成的力量,想從第六軍調來兩個團當“暴動發火藥”的希望,此時也完全落空。
在此情況下,只好佈置於9日破壞鐵路,11日再於長沙周圍各縣暴動,15日於市內暴動。
破壞鐵路的工人糾察隊雖然英勇,60人出發後四處破路,可是一般是僅能破壞幾個小地方隨即就被修復。11日長沙鄉村的農民暴動按計劃分河西河東兩方進行,結果河東方面在長沙縣委書記指揮下,只解散團防五處,殺土豪劣紳三人。河西方面在長沙縣委農民部長領導下只解散團防局二處,殺土豪劣紳五人。廣大農民根本未能起來,所以沒有待正規軍去鎮壓,只來了一些民團就撲滅了這種根本都稱不上為暴動的起事。
9月13日當天,得知瀏陽、平江和安源同
《金秋佳句》 第3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