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馱謨冢��醚だ齙納�實��吮�緄鈉�眨�妹籃玫陌�檠詬橇蘇�蔚囊蹌保�饈溝美鈦鈧�淶陌�楦褳餉籃茫�災廖�笫浪��小�
之後,高力士將楊貴妃的屍體抬到驛站的庭中,召陳玄禮等人入驛站察看,意有驗屍之意。驛站外的將士們聽到楊貴妃已經被處死,歡聲雷動。陳玄禮等人驗屍無誤後,這才脫去甲冑,去向玄宗叩頭謝罪。此時的玄宗尚且鎮定,好言好語安尉他們,並命告諭其他的軍士。陳玄禮等人都高喊萬歲,拜了兩拜而出,然後整頓軍隊繼續行進。
事後,玄宗讓高力士將楊貴妃的遺體,裹以錦衣,胸前放上香囊錦袋,草草葬在西郭外一里多遠的道路北坎下。其時,楊貴妃年38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四 夢斷馬嵬驛(3)
後世題詠馬嵬坡的詩句極多,宋人杜真卿有一詩被認為最為婉麗。詩云:“楊柳依依水拍堤,春晴茅屋燕爭泥。海棠正好東風惡,狼藉殘紅襯馬蹄。”(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
剛剛埋葬完楊貴妃,南方進貢的荔枝送到。玄宗觸物思人,不由得放聲大哭,即命人以荔枝祭於貴妃墳前。張祐有詩吟詠此事:“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
楊貴妃以前患有一種肺渴的疾病,因此常含著玉魚兒療治。一次,楊貴妃齒痛,無法含玉魚兒。玄宗見她顰眉淚眼,更加憐愛,對楊貴妃道:“朕恨不能為妃子分痛呢。”後來有人專門據此事畫了一幅《病齒圖》。曾有名士在畫上題道:“華清宮,一齒痛;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這三句話,極其精妙地概括了楊貴妃的一生。
受馬嵬之變株連而死的,還有楊國忠的其他家人與親屬。楊國忠被殺時,他的妻子裴柔、幼子楊晞,及虢國夫人、夫人裴徽和一女,已先行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南)。陳倉縣令薛景仙聽到訊息後,立即親自帶人追捕。虢國夫人等人還不知道是自己人要殺自己,還猜想是逆賊作亂,便扔下馬逃進樹林。眼看追兵已到,無路可逃,虢國夫人先拔劍殺死兒子裴徽,又刺死了自己的女兒。楊國忠夫人裴柔喊道:“娘子為什麼不給我方便!”虢國夫人於是又上前把裴柔殺了。楊晞腳快,搶先逃跑,但還是被官軍追上一刀殺死。虢國夫人揮劍自殺,但未傷到要害,一時沒有斷氣。追兵趕到後,將她抓住,送進陳倉監獄關押。虢國夫人為此大惑不解,問獄卒道:“是國家要殺我們,還是逆賊作亂?”獄卒恨恨地說:“都是。”虢國夫人聽了,又驚又氣,當夜傷發死去。陳倉縣令薛景仙命人將死去的楊家人胡亂埋在東城外十幾步道北的楊樹下。
楊國忠有4個兒子,長子和幼子都在馬嵬驛事變中被殺,二兒子楊昢被安祿山叛軍殺死,三兒子楊曉逃到漢中郡後,被漢中王李瑀殺死。楊國忠的心腹翰林學士張漸、竇華和吏部郎中鄭昂,後來都被唐朝廷處斬。另一個親信中書舍人來昱本來已經逃脫,卻因為捨不得丟下家產,偷偷返回長安,也被亂兵殺死。
歷史上著名的美人楊貴妃死了。美女總是令人聯想翩翩,給人無限的暇思,所以關於她的傳聞遠沒有結束。有個開店的老太婆在楊貴妃被縊死的梨樹下揀到了一隻錦襪,便說這是楊貴妃穿過的襪子,凡是想看的人,都要“出百錢”(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無數人爭睹為快,老太婆竟然因此成為了大富婆。
後來玄宗回到長安後,派宦官來改葬楊貴妃,卻發現楊貴妃的屍體已經沒有了,墳中只剩下一個香囊(事見《舊唐書》)。這就是白居易詩中所說的“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因此後世許多人推測當時被縊死的並不是楊貴妃本人,而是玄宗用了偷樑換柱之計,真正的楊貴妃東渡去了日本。按當時的情況看來,這種說法沒有任何可能。馬嵬兵變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為首,他對楊貴妃的體貌再熟悉不過。楊貴妃死後由陳玄禮驗屍,他不親眼見到屍體,如何能繼續安心在玄宗身邊?至於楊貴妃屍體不在了,應該解釋屍體為民間好事者所盜。楊貴妃美貌盛傳天下,連襪子都有那麼多人搶著看,有人想看看屍體到底是什麼樣兒,悄悄挖掘出來,也毫不稀奇。
關於馬嵬驛事變的真正主謀,歷來眾說紛壇。史書上說:“馬嵬塗地,太子不敢西行。”(《舊唐書·卷五十一·后妃列傳》)其實就暗示馬嵬驛兵變是由太子李亨主持和謀劃。然而,反對楊國忠,固然有太子李亨以及宦官勢力,同時還有廣大軍士和百姓。這一事變在當時的歷史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大唐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
《中國歷史古今得失》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