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Φ娜宋錚�屑父齷鉤閃嗣�V�ぁD鞘歉鍪⒉��嫻哪甏�6�廡┤耍�蚴譴�嬤械拇�妗T詿撕蟮娜兆永錚�鄧鼓暌廊幌窶洗蟾繅話閼腫潘�惱獍嘈⌒值苊恰�
那些年,傅斯年和顧頡剛等人住一屋,大家一起拼命用功。常相往來的羅家倫也和他們一起做事。一不留神,大家就弄起了《新潮》雜誌,三下兩下的,幾個毛頭小孩子居然搗鼓得很是那麼一回事。一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刊,便就是這樣辦起來的。在此期間,他和羅家倫開始了一生的交往。
那一年上,俞平伯畢業了。時人留洋成風,俞家又很有些銀子,俞平伯就也想要留學去。家人總是不讓,以為孩子尚未長大(那時他年方二十,個子又小,書生氣重),所以終不放心。後來,俞平伯就說:“傅斯年也在那邊呢!”這樣一來,大人才鬆了一口氣:“有他在,就放心了!”於是遂得放行。俞平伯高高興興地就去了英倫。
三
那時候的柏林,因為大學水平高,也因為消費水平低,中國人云集於此,甚至英美等地的中國留學生也紛紛前來。比如,朱家驊、陳寅恪、趙元任、毛子水、姚從吾、俞大維、徐志摩、金嶽霖、周炳琳、段錫鵬等等。傅斯年和他的密友羅家倫也在其中。真可謂群賢畢至,蔚盛一時。有一次,老校長蔡元培來到了德國,各方人物鹹來問候。傅斯年和羅家倫等同遊波茨坦的無愁宮。行經一處房間時,傅斯年沉迷於欣賞伏爾泰的雕像,因此落後了。人們把他找回人群后,蔡元培問羅家倫說傅在看什麼呢?羅家倫信口胡謅道:“孟真(傅斯年)對伏爾泰深深鞠一躬,口中唸唸有詞,原來是李義山的‘詞客有靈應識我,霸主無才應憐君’。”傅斯年氣得要上前來揍羅家倫,羅家倫笑著躲到了蔡元培邊上,蔡元培也不禁失笑,這一笑,傅斯年骨子裡的幽默就恢復過來了,眾人哈哈大笑。
饒是如此,留洋的日子還是異常枯燥。學子們每每只好編織各種葷葷素素的“段子”來消磨閒暇時光。傅斯年更多地是潛心苦讀,學問大進。這為他日後的建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
回國後的傅斯年,立即不管不顧地大幹起來。他先是應朱家驊、戴季陶之邀到了中山大學。廣州是革命的大本營,北大是新思潮的發源地,當然就有緣,新派人物常常往那兒跑。在那裡,他遇上的魯迅、顧孟餘、朱家驊、許崇清、何思源、江紹原、陳公博、郁達夫、楊振聲、羅常培、顧頡剛、馮友蘭等許多人,都是當年北大的人物。那時候的中大啊,差不多就是北大人的天下。
當然,嶺南終非久居之地,傅斯年還是一路北上,到了南京,又到了北平,終於在母校紮下了根。那些年,傅斯年一邊任史語所所長,一邊做北大教授,和蔣夢麟、胡適、周炳琳等人一道,幹得風風火火。眼看著就要過氣的北大,在他們一撥人的折騰下,又元氣復振了。
傅斯年一生顯赫,做過北大代校長,做過臺大校長,但他尤其在乎的是史語所所長一職。為了讓中國學術界能和國際同行一爭高下,傅斯年傾其所有殫精竭慮地努力著。史語所乃是他畢生功業之所繫,他在此傾注了巨大的心血。在北平學術界,他一直以“老闆”見稱。在史語所期間,他亦力行“拔尖”主義,把各校學生中的“尖子”都竭盡所能地挖到自己麾下。北大、清華和中大的許多英特才子都被他“搜刮”而去。這種挖人臺柱之做法,和羅家倫為清華四處挖人的所為一樣,幾乎就是“不擇手段”。因此,許多學校對此又愛又恨又怕。傅斯年不以為忤,而且一如既往。短短几年間,史語就到達了國際矚目的水準,為中國學術界贏得了一席之地。
傅斯年:當年“大炮”已無聲(3)
傅斯年愛才如命。他對“三百年來第一人”的陳寅恪極為推崇,為了請陳寅恪、趙元任和李濟參加史語所的工作,他特地致函羅家倫、楊振聲和馮友蘭。按規定,教授一般不得兼任校外職務。但清華方面為其誠意所動,終於破例答應了傅的請求。後來抗戰期間,傅斯年又相中語言學大師李方桂,三顧茅廬,親自登門請李來出任組長一職。李斷然拒絕。傅斯年不甘心,繼續來請。幾次三番、三番幾次之後,李才答覆曰:“對不起,在我看來,第一等人才應該做研究,第二等人才去教書,只有第三等人才才應該去做行政。”傅斯年一聽,臉上立即掛不住了,連忙鞠躬道:“對不起,那我是第三等人才了。”他這才轉身走了。
正是這愛才如命的所長,為史語所的輝煌創造了必需的條件。可是這個傅斯年卻從不“禮賢下士”:對年輕人,他不事優容,而是“恩威並
《晚近》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