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百二十九章 變局 (第1/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統三年。

金帳汗國早已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的局面。

這個龐大的帝國,因缺乏穩定的秩序和強有力的大汗,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大汗的寶座就更換了二十餘個。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誰的兵馬實力強,誰就能坐上大汗的寶座,成為這片廣袤土地上的主宰。

金帳汗國的頻繁更迭,對大明王朝的在此地的宗藩關係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每當新的大汗上臺,大明朝廷都會派遣使者前往金帳汗國,進行冊封和任命。

藩屬國的序列中,金帳汗國是最不穩定的一種,與東南亞的藩屬國有很大的不同,在鐵道的作用下,隨著大明經濟的貿易,軍隊的常駐得到了保障,才是更穩定的關係。

然而金帳汗國方面,這些大明使者帶來的任命往往難以持久。還沒等幾個月,新的軍將就會崛起,推翻前任大汗,使得大明的宗藩關係陷入混亂和不穩定之中。

正統皇帝繼位後,朝廷深知金帳汗國局勢的複雜和棘手。

為了穩定這個重要又不重要的藩屬國,朝廷派遣了不少能臣前往金帳汗國接觸各方勢力,試圖透過外交手段來化解矛盾,恢復秩序。

然而,金帳汗國多年來的粗獷式管理、經濟水平的倒退以及軍閥混戰的局面,使得朝廷的努力往往事與願違。

在這個時期,大明的內閣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三楊等老臣因年齡原因,更多是他們在內閣任職的時間太久了,一一辭去了內閣職務告老還鄉。

新的內閣成員更加註重天竺五大地區的開發和建設,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領域,希望透過推動經濟發展來增強大明的國力和影響力。

然而,在偏遠的金帳藩屬國,情況卻不容樂觀。

由於地理位置的偏遠和經濟的落後,這裡的人們對大明朝廷的關注和認同度逐漸降低。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這個動盪的時代中生存下去,而不是去關注大明的宗藩關係。

終於,在正統三年的一個春天,莫斯科公國徹底推翻了金帳汗國的統治,取而代之,自稱沙皇。

他們宣稱自己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衣缽,將國號改為羅斯,並拒絕承認大明的宗藩體系。這一事件震動了整個大明王朝,朝廷上下對此議論紛紛。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利益,大明朝廷決定對羅斯國進行平叛。

第一次平叛戰爭在正統四年的夏天正式打響。

明軍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然而,隨著戰線的拉長和天氣的惡化,殘餘的羅斯國勢力與軍隊逐漸獲得了部份宗教與國家的支援。

他們在伏爾加河一帶成功伏擊了明軍,使得大明新軍成軍數十年來第一次遭受了成建制的軍事失敗。

這次失敗給大明朝廷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和反思。

叛軍們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包括火炮與手榴彈等原本只有明軍才有的重武器,越來越多的國家有了自己的火器,並且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養得起的火器軍隊也越來越多。

但是莫斯國殘餘勢力所掌握的火器,先進性與普及,與明朝的火器沒有了質的差距,雖然準確度與火力上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可是突破了沒有。

最重要的是莫斯國太遠,漫長的距離,讓習慣了依靠鐵道與戰艦的明軍吃了大苦頭,加上極端天氣裡,明軍遇到了太多的困難。

這次的軍事失利,讓朝廷開始深刻認識到金帳汗國地區的複雜性和艱鉅性,決定採取更加穩妥和有效的策略來平定這場叛亂。

正統七年,第二次平叛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大明朝廷從西部七省、亦力巴里行省、天竺北五省以及底裡藩屬國等地區集結了上十萬大軍,包括無數的物資和補給。

為了確保戰爭的勝利,朝廷還在裡海專門建造了船隻用於運輸補給,這幾年的時間裡,裡海修建船隻花費了大明巨大的人力物力。

經過三年的艱苦奮戰,大明朝廷終於徹底平定了羅斯國。

在鹹海以北地區,朝廷分封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里米亞汗國等藩屬國,以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和管理。

同時,為了挾制這些藩屬國,朝廷還從中挑選了部分勢力分封了宣府司和宣慰司等機構。

隨著大明勢力的不斷擴張,許多藩屬國和宣慰使們往返大明京城一趟變得越來越困難。

即使在大明內地有鐵道的便利條件下,他們也需要花費兩年多的時間才能抵達京

《工業從大明開始的小說》 第七百二十九章 變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