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會之殊途同歸 (第1/2頁)

笑論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百四十七章交流會之殊途同歸

“嘿!這康恩熙可是要舌戰群儒啊。”聽到周易乾說完,王志心中頓時冷笑一聲,不過就不知道這康恩熙有沒有諸葛亮當年的風範了。

“各位,周所周知,中醫誕生五千餘年,自黃帝之始,神農嘗百草,經理數千年積澱形成了這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開口的正是那位河間派的何正年。

何老先生坐在椅子上,眼睛不屑的看了康恩熙一眼,淡淡的說道:“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瞭解剖和醫學分科,並且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說到這裡,何正年話音一轉看著康恩熙問道:“敢問康老先生韓醫誕生幾何,所依據為何?”這次的醫術交流會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課題,所到底也不過是眾多江東的中醫名流和康恩熙的對抗而已,是以一開始何正年就說了中醫的歷史淵源,反問韓醫的歷史,這話雖然刁鑽,但是也算是這次的話題範疇,不算是惡意中傷。

“哎!”聽到這裡,王志頓時有些興趣缺缺,搖頭嘆了口氣,此時在坐的可以說幾乎包含了大半華夏的杏林名家,如此陣仗對付一個康恩熙,即便是勝了也臉上無光啊,要是康恩熙僥倖勝了,這顏面可就丟大了。

“王醫生為何嘆息?”邊上的李巖看到王志嘆息搖頭,輕聲笑問道。

王志也不隱瞞,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去,這個李巖為人直爽,看得出沒有什麼花花腸子。

“這王醫生就有所不知了。”

李巖說道:“前一陣子周老前去韓國原本是給一位多年的老友治病,最後被韓國的一干醫生得到訊息,生生的圍在了當場,韓國的數十位名醫當場和周老交流切磋,實為交流切磋,不過是想給周老一個難堪,你猜最後結果怎樣?”

“結果怎樣?”王志笑問道,其實這結果已經不言而喻,必然是一群醫生被周老辯論的啞口無言,從而顏面盡失,這才有了康恩熙的江東之行。

“嘿嘿,結果周老一人將韓國數十位名醫辯駁的當場羞愧不已,顏面盡失,不過當時康恩熙因為有事去了俄國不曾到場,回來之後勃然大怒,這才向周老下了帖子,有了這次江東之行。”李巖說道,說話的時候臉上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好像獨佔眾韓醫的是他自己一般。

“難怪!”王志心中不由的笑了,他還一直猜測這個康恩熙為何前來江東,不曾想這中間還有如此故事,既然有周老的先例在先,康恩熙這次是來找場子的,如此陣仗倒是不為過。

就在王志和李巖說話的時候,康恩熙也開口說話了:“這位先生所言實在是有失公允,俗話說學無先後,達者為先,韓醫雖然歷史沒有中醫誕生早,但是作為之後興起的醫療體系並不是沒有和中醫一較高下的資格,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前,難道歷史久,誕生早就能說明一切,這種道理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康恩熙自然知道韓醫的歷史比不過中醫,卻對韓醫的誕生避而不談,單單說什麼後起之秀前浪後浪的話語,也算是揚長避短了,這幾年中醫在國際上的輿論每況日下,確實有些讓人堪憂。

“嘿!康老先生剛才所言長江後浪推前浪非常經典,我甚為贊同,不過不論這前浪和後浪都是長江的浪,康先生已經說了,韓醫並非中醫,而且和中醫沒有絲毫的關聯,這浪不浪的好像和中醫韓醫沒有什麼關聯吧,難道康老也認為韓醫是中醫的一支,要是如此,有華夏幾千年渾厚的底子在,韓醫這一支夠獨領風騷,取得如此成就也算是中醫之幸了。”此時開口的卻是另一位中年人,年約五十多歲,前面沒有什麼流派,寫的是江東東治。

東治此話一出,頓時引來一片叫好聲,雖然說東治這話有些摳字眼的意思,但是剛才康恩熙的話確實有欠考慮,東治如此說頓時讓康恩熙臉色漲紅。

“這位先生說了笑了,老朽不過是打個比方而已。”康恩熙說道。

“打個比方可以,不過康老先生打比方的時候還希望慎重一些,要是讓不明就裡的人聽了去還以為我們韓醫真是我們中醫的散枝呢,你們韓醫倒是無所謂,可是我們中醫損失可就大了,平白多了一個不景氣的分支,拖後腿啊。”東治再次說道。

“哈哈哈!”聽到東治這話,現場再次爆笑一片。不管這東治醫術如何,說話的水平絕對不低,不經意間可是讓康恩熙吃了兩次暗虧。

而且東治這話雖然讓他生氣,他卻無從反駁。剛才說韓醫和中醫無關的是他,開口

《中醫揚名筆趣閣》 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會之殊途同歸(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