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章 所謂義診 (第1/3頁)

笑論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章所謂義診

(各位書友,月票有木有啊,推薦票有木有啊,支援下《中醫》吧)

王志等了大約二十分鐘左右,黃建明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喂,黃局,怎麼樣,查出來了嗎?”王志輕聲問道。

“查出來了,洪代珍現在正在北海西寧,聽說今天在西寧有義診,怎麼你找他有事?”黃建明問道。

“沒有,我現在就在義診現場,不過覺得有點不對,好了就這樣,先掛了,我看看再說。”王志解釋了一句就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王志皺了皺了眉,按黃建明的話來看,眼前這個洪代珍應該是真人了,可是既然是真人,沒有必要用這樣的手段吧,且不說這樣的行為已經不符合一位醫者的道德,就是揭穿了也會讓洪代珍名聲受損啊,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內幕不成。

此時,王志卻是好奇心更甚,走過去打算花三千塊錢買了一個牌號,他倒要看看這洪代珍在搞什麼名堂。

沒曾想這每個牌號的價格竟然還不一樣,王志過去的時候,這所剩的牌號已經不多了,對方直接開價五千。

王志此時倒是不在乎這點錢了,花了五千塊買了一個十五號的牌號。

這牌號製作很是精緻,竟然是純鋁合金製作的,是個圓形的金屬牌子,正面寫著序號,反面竟然還有個防偽標識一樣的東西,讓王志可是開了眼界。

等到王志買好了牌子,距離開始義診的時間已經沒多久了。

看著酒店門口上方橫幅上寫的“歡迎洪代珍大夫來我酒店免費義診”幾個字,王志就是一陣不舒服,這個所謂的義診,可是要比大醫院的專家掛號還貴啊。

第一位牌號是個三十多歲的青年,攙扶著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太太,青年人看穿著打扮很是有些身份,老太太的穿的也很講究,應該是個有錢人家。

青年人攙扶著老太太從王志面前走過的時候,王志就看出老人應該是老年性白內障,老年性白內障是後天性白內障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在40~50歲以上的老人。

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物模糊、色調改變、怕光、眼前黑點、複視(看物體時有雙影)、晶狀體性近視等;晚期症狀則為視力下降,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一點光感。

中醫認為,老年性白內障屬‘圓翳內障‘‘如銀內障‘的範疇,是指晶珠混濁,視力緩降,漸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終在瞳孔中間出現圓形銀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而得名。

這種病多因年老體弱,肝腎陰虛,精血不足,目失濡養所致;或脾腎陽虛,脾虛失運,五臟不能榮於目;或陰精衰弱,七情內傷,虛火上乘所致;或肝鬱氣滯,鬱久化火;或勞心竭思,心火內盛,心肝火炎,晶珠失養,變為混濁,尤以肝腎陰虛最為常見。

王志觀看老人的面容和眼角,發現這個老太太白內障已經到了後期,而且應該是做過一次手術,之後再次復發的,這樣的情況治療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

看到青年人扶著老太太走來,洪代珍身旁的青年人站起身接過牌號,從身上掏出一個小小的儀器,在牌號的反面一掃,儀器發出滴的一聲輕響,才是點了點頭,讓老太太坐在了桌子對面的椅子上。

洪代珍從隨身攜帶的診療箱中拿出一個木製的脈枕,輕輕的放在桌上,然後示意老太太將手腕放在脈枕上,伸出三個手指,輕輕的搭載老太太的手腕上,眼睛微迷頗有一番神醫風采。

所謂脈枕就是中醫號脈時病人手腕下所墊之物,這脈枕是從隋代開始有的。

古代的郎中和大夫大大多都是坐堂的,來了患者都是在木質的桌子上診脈,因為桌面較硬,病人伸出胳膊有時很不舒服,因此就給手腕下墊些東西,這墊的東西就是脈枕。

有了脈枕,不僅能讓患者姿勢舒服,而且醫者在把脈時部位清晰具體,寸,關,尺顯露清楚很是方便,這才流行開了,甚至慢慢的有了講究,甚至不同材質的脈枕還有一些特殊的效果。

比如瓷器具有清涼去熱的物理特性,玉還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等等,有的甚至會用一些中草藥製作成脈袋,作用更是五花八門,王志倒是看出洪代珍這個脈枕倒也不簡單,是紅木所制,也算是不錯的東西了。

洪代珍診了大約三分鐘左右,才是鬆開了手,然後翻看了一下老人的眼皮,輕聲說道:“老年性白內障,而且已經做過一次手術了吧。”

“正是,洪大夫果然醫術高超,不知道能不能治好?”青年人

《中醫揚名筆趣閣》 第四章 所謂義診(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