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章 建設房屋 (第1/2頁)

我只想鏟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築隊這邊,張洪當仁不讓地做起了現場總指揮。

建造房屋的第一步,就是沿著已經確定好的路線打地基。30多人花費了四五天時間,用木質、石制工具掘土刨石,總算先是把地基給挖了出來。

地基寬約50公分,底部離地面大概60公分左右,考慮到這裡地質較為鬆軟、土壤乾燥後,張洪先是帶著所有人把地基底部夯實,在底層鋪了一層含有碎碳的草木灰,然後又鋪上一些從河邊淘來的碎石塊和鵝卵石,並用泥土、木棍和乾草混合,填充到地基中。

在地基中間,每隔三米左右,就會豎起一根高約四米、表面用火焰炙烤碳化的松木作為柱子,牢牢地將底部埋住,兩根柱子之間用麻繩捆紮細木條,作為牆體的加強筋。

等到地基稍微高出地面四十公分後,就用曬乾的泥磚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每塊磚之間,還用黏土給粘在一起,提高牆體的整體硬度。這些泥磚,做起來很是簡單,提前做好的木頭磨具,長約40厘米,寬20厘米,厚20厘米左右,在河邊取土或者地基開挖後的土,用水混合碎草、小石子,拌勻後倒入模具,擠壓緊實之後,取下模具,等待乾燥就可以了。用這種方式製作的泥磚,承擔了圍牆的大部材料。

而在圍牆建到2米高的時候,就用石頭作為主體了,而2米以上的位置,牆體的厚度就可以更小一點。

張洪讓人用泥土摻上切斷的雜草、碎石塊、鹽礦粉末、草木灰、石灰等材料,一層一層地往上摞。而作為牆體主要原料的石頭,都根據石頭的大小和形狀,排成一個個參差不齊的順序進行堆砌。

這個過程對各種原材料消耗很大,前期測算的工程材料準備不夠充分,這導致後勤準備原材料的工作,人手嚴重不足,張洪不得不把製作陶器和採集的隊伍都召集回來,一起運送泥土等物資,這才堪堪保證築造隊伍的正常進展。

經過約二十天的努力,規劃中的圖紙從平面變成了立體的實物,除了頂還沒有加上,高達2.5米的牆體讓每個參加建設的族人驚歎不已,不敢相信這是他們用雙手也能夠完成的。

張洪命人每天圍著牆體灑水,保證牆體從裡到外均勻地乾燥,防止開裂和脫落。在預留的門窗部位,張洪也早早設計了框體,直接用泥土砌在了牆上。牆體底部厚達60厘米,最上部厚約40厘米,顯得很是堅固厚重,而內部預埋的木頭,起到了支撐和加強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發生重大的自然災害和火災,這些牆定期維護,足以用上幾十年不倒。在牆體外圍,離地基大約五十公分處,圍繞著圍牆,開挖了一條寬約半米、深約半米的排水渠,透過幾個牆底的洞,供族人在院牆內傾倒生活廢水,以及下雨天的排水。

牆體做好後,就要考慮房屋房頂的問題了。

張洪還是用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人”字形房頂結構,兩側牆體中間,每隔一段距離,立上一根比牆體高上一米的柱子,而在房間隔牆上方,也用泥土、石塊壘成三角形,頂部預留一定的缺口安裝梁木,為房梁提供受力點。

等眾人將房頂上的房梁安裝完成後,又選用長度在四米五左右的細一點的木材,每隔半米左右,以橫樑為受力點,固定在牆上和橫樑上,並從兩側牆體向外延伸出快1.5米的距離,作為屋簷。

接著用更細的木材,用麻繩捆在框架上,然後鋪上一層收集來的草,用溼泥土進行覆蓋薄薄的一層,再在上方鋪上收集來的藺草,一束束地捆紮好,從下往上,以上層尾壓住下層頭的方式,逐步鋪到橫樑上。然後用稀泥把這些草的表面覆蓋上一層,用於防水。

再在橫樑上用燒製好的半圓形瓦片,蓋住草料,並用黏土進行塗抹,防止瓦片移動掉落。其實蓋這種房子最好用磚塊和瓦片,但時間來不及,而且要準備的東西更多,所以張洪只能用泥築法來建造這第一代房屋。

房屋建好了,不能留著黑洞洞的門框和窗欞,要將門窗都安裝完成,房子才算初步建好。

門好解決,張洪從部落裡發掘了一個木工活手藝比較熟練的熊材,讓他跟著熊槐,先用高約2米、粗細大致相同的木棍捆紮起來,木棍之間的縫隙用泥土給抹均勻,防止透風;

這種木排狀的門在一側的長邊上下各凸出約5公分,在門框預留的位置處,用火燒法鑿出一個深約6公分的洞,正好將門一側凸出的部分給裝進去,張洪又將一些木炭粉添到門樞的位置,增強其潤滑性。

門安裝好之後,又在另一側長邊與門框處安裝了簡易的門閂和把手,在晚間休息的

《史前部落java遊戲下載》 第10章 建設房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