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章 臨淵羨魚 (第1/3頁)

我只想鏟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氣越來越熱了,轉眼便是盛夏時節。崖壁下有涼風吹過,陣陣舒爽讓人昏昏欲睡。正午時分,在外狩獵採集和部落裡的人員卻都沒有休息,頂著大太陽繼續辛勤地工作著。

陶器已經完全交給熊木他們製作研究,張洪只是提供一些技術指導和方向上的把控。有後世經驗的張洪作為指導,很多技術熊木他們掌握的也很快,再加上窯的不斷升級,目前部落裡已經能熟練地燒製最大直徑八十公分,高約一米的容器了,張洪取名為缸,雖然這個缸的尺寸要比後世小很多,但在熊部落,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距離生產出第一批食鹽,過去了快半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張洪不斷解決族中遇到的問題,讓部落不斷地發展,與此同時族裡也不停地產生新問題。

例如食鹽的存放問題,因為夏季雨水充足,空氣也很溼潤,熬製而成的食鹽,得有個乾燥的地方進行存放。張洪讓熊木特意燒製了一些陶器,口小腹大,每個能裝50斤左右的鹽。為了方便搬運,也為了後面能夠方便與其他部落進行交易,還做了一些只能裝2-5斤左右的小罐子。

木炭的問題也急需解決,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讓張洪很是頭疼,首先就是木材的收集,現在可沒有像光頭強那樣便利的鋸子、機械什麼的,機器一啟動,一根樹木應聲而倒;這裡甚至連一把金屬的工具都沒有,而要想弄斷一棵成年人腰粗的樹木,得七八個人輪流用石頭來砸,一天也弄不了一棵。

接著就是制碳的方法,原材料難以收集,制碳也並不輕鬆。現在制碳的辦法就是放到火堆裡一起燒,但要麼木材沒有燒透,外面木質雖然已經成碳,但裡面還是木質的;要麼就是木材完全燒透,澆水後發現能用的只剩下三分之一;

而隨著部落所需陶器的尺寸越來越大,原本窯的結構也需要進行改變,首當其衝的就是尺寸上的變化。張洪採取了橫窯的方式,這次的橫窯並不是直接在地上挖坑,而是提前用石頭、黏土、碎草等搭起來的。

為了解決遇到的這些問題,張洪先是對窯進行了改造。

新的窯大致結構由火膛和窯室兩部分組成,與之前的不同,窯室是放置陶胚的地方,用石頭和黏土搭建起來;火膛位於窯室下側方,因材料的限制,火膛還是往下挖深了一些,窯室口小底大,就像一個倒扣的碗一樣。

燒窯時,木柴和木炭透過火膛加入,火焰經過火膛進入窯室底部後升至窯室,將坯加熱後,熱氣自窯頂排出,火膛利於“吸風”,可以提高燒製溫度,讓陶坯的受熱更加充分。

光搭建這個窯就耗費了張洪和熊木他們五天的時間,好在等窯風乾穩定後,第一批就成功燒製出十件較大的陶缸,因為燃燒徹底,裡面溫度也高,在開啟窯室頂部取出陶器後,張洪明顯發覺表面隱隱有一些釉質的出現。

在解決了窯的問題後,接下來面臨的就是木材砍伐的問題。雖然部落幾十年都生活在這裡,但對於森林和樹木的破壞卻不像後世那麼厲害。部落營地方圓一里內雖然沒有很粗壯的樹木存活,但一些從木樁上新生出來的樹木也有不少。

不過這還是讓張洪有些擔憂,光靠這些小樹,到時候砍樹還要跑很遠的地方才行。於是張洪也不管大家理解不理解,讓眾人在部落周圍空地上,移栽過來不少果樹和灌木,勉強算是把部落給綠化一下了。

現在部落裡砍樹的族人大概分配了十個,每人一把石斧。原先砍樹,大家拿著有鋒利邊緣的石頭,用手握住往樹上敲,這種辦法很費力氣,效果也不好,還容易弄傷。張洪找來獸皮用石頭割成一條一條的,將挑選出來的石頭和木棍捆綁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把石斧。

石斧的效率要遠遠高於鋒利的石塊,而且在砍樹前,張洪讓身手靈活的族人把用藤蔓編成的繩子牢牢捆在樹木的中上部分,砍樹時先在一邊砍出一個楔子型的缺口,然後移到另一面繼續砍出缺口,這時眾人一起拉緊藤蔓,便可以將樹木給砍倒了。

營地北面有很大的一片松樹林,每棵樹都是高大挺拔,要是在後世,這林子裡每一顆直徑一米的松樹,絕對能賣上“天價”,但在史前時代,只能淪為木炭。

連續四天耗費極大的力氣砍下幾十棵樹,眾人的體力已經耗盡,好在張洪目前也沒有大量使用木炭的要求,便帶著人用石頭、石斧等把這些木頭都劈成了約半米長、嬰兒手臂粗的木柴。

接下來就是製作木炭的流程了,張洪知道,木炭是木材等經過不完全燃燒而留下的物品。找到離營地外面的一處空地,張洪先在底部鋪上一層細一點的樹枝和草

《史前部落電影在哪裡看》 第6章 臨淵羨魚(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