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冰爬犁與鑿冰捕魚 (第1/3頁)
我只想鏟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萬畝土地,聽起來很多,但如果把它放到一起,大概就是一塊3公里寬、9公里長的區域,即27平方公里的面積,在後世,也就差不多2700公頃,對於一些種植大省來說,只能說是相當於一個稍微大些的農場種植面積。
可對於熊部落來說,這麼多土地放在這個時代,恐怕都很難有其他部落超越。要是全部種植粟,按照現在熊部落的平均產量55公斤計算,預期能收穫220萬公斤即2200噸的粟。
要種植這麼多土地,就算是以部落現在非常粗放型的耕種方式來說,所需要的耕牛、犁鏵以及耙子鐵鍬等工具也會非常多,投入田間管理的族人也要有很多,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
部落用來種地的人手倒還算充足,現階段要解決的就是工具的問題,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熊洪才會一直盯著熊山的鍊鐵坊,現在能夠完成預期的目標,那他就可以放下心來,去幹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隨著部落人口的急劇增加,部落裡的食物消耗也越來越大,原本各個部落負責自己的食物供應,但既然融合在了一起,熊部落本部這邊,就要養活所有族人。每日從糧倉里拉出去的粟米,讓熊巫直呼心疼,但又無可奈何。
為了緩解熊巫的心理壓力,也為了減少熊部落存糧的壓力,熊洪將主意打到了部落周圍的河流裡。
外面的天氣越來越冷,圍牆南邊的小溪已經完全冰封住了,而小溪下游的淩河,表面也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據去探索的族人回報,河岸兩側的冰層厚度差不多有個10厘米,中間的薄一些。雖然成年的族人可以在厚的冰面上行走,但還是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再等上幾天,冰層達到15厘米以後,氣溫將會更低,一直持續到來年的春天,這段時間,在冰面上行走才更加安全。
沒錯,熊洪準備趁著這個機會,去探索淩河及周圍的環境,為明年部落的發展探索更多可以用到的資源。
沿著部落小溪往東再往南走,大概有個5里路的樣子,就是匯入淩河的入口,隨著氣溫的降低,淩河上面也被冰凍起來,畢竟只是一條三十多米寬的河流,水流量也不算太大。
冰上行走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事實上,冰面要比陸地更加平坦,行走起來、運輸起來也更加方便,除了要尋找一條合適的冰面通道外,沿著冰面走來探索淩河及周邊區域會省事很多。
雖然現在還沒有達到能夠行人甚至是運送物資的標準,但在冰面上還是能做一些事情的,比如捕魚。
鑿冰捕魚在熊洪的那個年代很是常見,比如有名的查干湖冬捕,甚至成為了一個標誌性的紀念日。而在原始社會,自然生長的漁業資源要更加豐富,冬捕的效果理論上來講也會更好一些。
不過熊洪也沒打算像查干湖冬捕一樣,能獲得成千上萬斤的魚,畢竟現在的這些魚都是野生的,達不到人工養殖那麼密集,可只要能有一點收穫,那也是很好的。天氣變冷,戶外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捕上來的魚凍在外面,也能儲存很久。
除了淩河外,部落今年發現的一些湖泊、水塘,也能進行冬捕,而人工養殖魚的那些池塘,就不用鑿冰了,畢竟秋季的時候被網了不少出來,留一些讓它們繁衍,明年秋天可以再捕撈。
“你們幾個小心一點,冰面雖然凍上了,可還是有可能開裂的,”熊洪對著熊二、熊皮幾人說道,“把繩子都綁好,要是聽到冰塊破碎,立馬趴在冰面上,岸上的族人記得給他們拉回來。一定記住了!”
“好勒族長,這冰塊很厚,你看,都快15厘米了。”
鑿冰捕魚需要的工具倒不多,只要族人做好防寒、防水的工作,冬捕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族人拿這個當做一個娛樂活動來做,並不覺得冬捕累人。
“這裡再開個洞,你看有魚過來了,”熊皮在冰面上興奮地喊叫著,跟熊二一起,如同兩個孩子一般跳著,“拿網給我,快點!”
由於冰面的密封,冰下的氧氣含量會變少,魚群想要呼吸新鮮的氧氣,就會找冰面上的窟窿,探出頭來呼吸,此時只要用抄網一撈,就能抓到一條,甚至有些魚擠在窟窿這裡,徒手都能抓到。
被抓到的魚只來得及在冰面上蹦躂幾下,沒過一會就會被凍成一個個冰疙瘩,然後被撿到竹筐裡,運到部落裡去處理。
運到部落裡之後,會放到溫水裡進行化凍,等冰塊軟化下來之後再進行開膛破肚,清洗乾淨後,直接掛在架子放到戶外,再次凍成冰塊,食用時只要浸泡解凍後,就
《史前部落java》 第199章 冰爬犁與鑿冰捕魚(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