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摩尼教義 (第1/2頁)
圏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清杳不知道下面這兩人是誰,江朔可認得——身著汙穢長袍的正是摩尼教中被開革出教的默悉德——也就是護教長老,睿息。那個穿著白淨長袍的江朔也認得,便是那日在安東襄平龍泉寺所見的妙風堂默悉德,懷瑾。 睿息與江朔遇到的其他摩尼教教徒不同,乙亥阿波大慕闍為首的魔教徒眾投靠了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可謂惡事做進,這次更是聯合所謂崆峒奇門西少林一脈,用光明鹽擄走了少林、漕幫、江湖盟的諸多高手。而睿息所率的摩尼教團則堪稱花子軍團,盡是些貧苦的農戶、河工。 江朔對睿息心存好感,不禁寧神細聽他和懷瑾的對話。 睿息道:“我投身摩尼教是因為明尊出興於世,教化眾生,令脫諸苦。可是現在大慕闍乙亥阿波的所作所為對明尊之道哪還有半分敬畏?我教十戒——不崇拜,不妄語,不貪慾,不殺生,不奸 淫,不偷盜,不欺詐,不巫蠱,不二見,不怠惰。你看看阿波違反了幾條?” 懷瑾默然呆立良久,才道:“我教被唐皇聖人所禁,只能轉為秘密傳教,大慕闍為保全神教,也不得不採取一些權宜之計……” 睿息道:“三印、十戒是我教僧、俗信徒都必須遵守的鐵律,若為了保全神教就可以隨意破戒,那我們所傳豈不是已非摩尼當年所傳的真經教義了,這樣的神教即使開枝散葉、繁榮壯大又有什麼意思?” 懷瑾尚未答覆,亭外一人大笑道:“睿息,當年大慕闍將你開革出教,還有人替你鳴冤,今日聽你這番顛覆神教的言論,當初就該直接殺了你才是。” 卻見兩個挈著長刀的白袍人走了進來,睿息冷冷地道:“崔乾佑,你為虎作倀羞也不羞?乙亥阿波並未稟告波斯總壇,就將我開革出教,這是不合規矩的!我已經作書送往波斯總壇說明一切。” 進來的兩人正是光明左右二使,崔乾佑和田乾真。江朔心中一喜,心道光明二使既然在此,看來魔教大軍果然返回總壇了,但此刻不見阿波現身,更不見被擄的群豪,江朔便仍藏身樑上,暫不現身。 懷瑾見崔乾佑手提兵刃,來勢洶洶,忙勸阻道:“崔右使,聖火堂內可不能動刀兵,都是自家兄弟,莫要傷了和氣。” 崔乾佑桀桀怪笑道:“甚自己兄弟?懷瑾,你難道忘了睿息叛教,已經被開革出教了麼?我們攜帶兵刃為了鋤奸,有何不可?” 睿息聞言勃然大怒道:“我如何叛教了?是明尊的哪條戒律我沒有尊奉?我倒是聽說二使已接受了安祿山的官職,做了范陽藩鎮的鷹犬爪牙,明尊命僧侶清修苦行,可沒叫你們去做官食祿,你倒說說看,到底是誰叛教?” 崔乾佑道:“尋常人所授的官職自然做不得,但安中丞是明尊派來凡間的戰神,為其鷹犬,就是為明尊效力,又有何不可?” 睿息啐道:“甚戰神,都是阿波牽強附會,安祿山不過是一個偷羊賊出生,竟被奉為神明降世!我渡邊了本教經典,可沒見到有什麼戰神下世之神諭!” 崔乾佑道:“你一個小小的默悉德知道什麼?世上只有十二大慕闍才有釋經的權能,阿波大慕闍說安中丞是神,那他便是神!” 睿息冷笑道:“天下皆知安祿山想造反,他買通了阿波,給他強按一個什麼戰神的名號,為的不過是鼓動軍隊為他效命而已,阿波把釋經當作生意做,實是好笑之極,可恨之極!” 崔乾佑冷冷地道:“睿息,多說無用,你自以為大慕闍在外辦事,此刻總壇空虛,就可以乘虛而入奪得聖座嗎?實話告訴你,大慕闍得到你要偷襲總壇的訊息,命我二人率一隊弟兄來堵你,你可已經沒有勝算了。” 江朔聽了不禁失望,原來阿波並未回來,但轉念又一想,光明二使自然知道阿波去往何處,我只聽他們說下去,看是否會說出阿波和魔教大軍的下落。” 不料下面四人卻不再說阿波的去向,睿息道:“我不想和你們動手,今日我們拜過聖火之後就要往南方去了。” 懷瑾道:“明力堂要遷去南方蠻瘴之地去?這卻是為何?” 崔乾佑叱責道:“懷瑾!說話小心點,大慕闍已經重建了明力堂,睿息也早已不是明力堂的默悉德了。” 睿息卻不理崔乾佑,只對懷瑾回道:“確如你所說,南方乃蠻荒煙瘴之地,但彼處苦難之人亦多,釋教、道教亦不如中原這邊根基深厚,正適合傳我神教。我等投身摩尼門下,本也不是為了享福,若能助更多貧苦人脫離苦海,豈不是好?” 崔乾佑沉著臉的道:“大慕闍說了,南方漢人中沒有耨沙喭。” “耨沙喭”乃“淨信聽者”之意,也就是漢語“俗信者”的意思。 睿息搖頭道:“世人皆可救贖,明尊經中寫明‘中際’光明與黑暗必有一戰,只有信教的光明子多於不信教的黑暗子,光明才能戰勝黑暗,苦難眾生才能在‘後際‘飛昇入光明樂園世界。我去南方傳教,傳得一人便多一份光明,卻有何不可?”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
《大唐山海行 圏吉》 第332章 摩尼教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