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透骨神鏡 (第1/2頁)
圏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都退出院子之後,李邕對江朔道:“朔兒,你隨我來。”帶著江朔穿過水榭,進入書房。此刻日已西墜,天光本已暗淡,屋內就更加昏暗了。 李邕點亮一支燈燭,江朔見屋內還有很多燈盞,道:“如象先生,我去把其他燈都點起來,這樣明亮些。” 李邕卻道:“朔兒且住,只這一支燭火便夠了,把銅鏡拿出來吧。” 江朔心中疑惑,仍依言從懷裡布包中取出那枚銅鏡,這銅鏡按漢小尺計算正好八寸,鏡背早已結滿了銅鏽,經年累月的侵蝕之下,銅鏽已經由翠綠轉為烏黑,光澤盡褪,顯得古奧異常,中央有紐,四周刻著雲雷紋簇擁的獸面圖案,紋飾簡練,但線條遒勁有力,顯然是秦以前的三代古物。 翻過來再看鏡面,卻是光燦燦的一片,不僅打磨得極其平整,表面更是光可鑑人,毫無歲月痕跡,雖是千年前的古物,卻依然可以用來對鏡梳妝。 正反兩面反差如此強烈,不知是什麼原因。 李邕接過江朔遞來的銅鏡,在手中摩挲,道:“朔兒,江湖盟主源自洞庭盜魁,初代盜魁起自秦末,他自稱“盜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更有閉氣的絕學,可以在水下待超過一刻時間。當年始皇帝巡遊洞庭,盜聖率洞庭群盜,潛泳到船底,用鑿子在皇帝坐船上鑿洞,這樣就算當時湖面無風,大船因為左右吃水不勻,而劇烈地擺動起來,始皇帝以為是水神作祟,命人將這枚銅鏡拋入湖中祭神,這才被盜聖得了去。” 江朔道:“趙夫子和我說盜魁在洞庭湖上盜了始皇帝的傳國玉璽,原來卻是得了這枚銅鏡。” 李邕道:“東巖子果然博學,確實,得此銅鏡只能算是意外收穫,空空兒的真正目標是皇帝的玉璽,趁著船上兵荒馬亂、人仰馬翻之際,他偷偷潛入船上,光天化日之下盜走了玉璽,不過他可沒想到自己前腳登舟,始皇帝后腳就把這枚銅鏡扔了下來。” 江朔道:“這位前輩真是神乎其技,竟然能盜走重兵把守的傳國玉璽,盜聖之名果然實至名歸。” 李邕笑道:“是啊,這位前輩的真名已不可考,只留下一個名號,叫做‘空空兒’,乃言其‘空空妙手’之意。” 空空兒?這不是北溟子的化名麼?江朔不禁脫口而出“啊”了一聲。 李邕奇道:“朔兒怎麼怎麼?” 江朔知道要說起北溟子可就扯得遠了,只得打馬虎眼道:“沒……沒什麼……我只是覺得這個名字有些奇怪。” 李邕知道江朔對自己必然有所隱瞞,但此刻也不便追問,繼續說道:“盜聖空空兒這一日同時得了傳國玉璽和上古寶鏡,可謂大獲全勝,待始皇帝明白過來,派大兵搜山檢湖之際,洞庭盜眾早已遁走,幾年後天下反秦之勢已成,空空兒知道劇變在即,便在華陰平舒道上送還玉璽並留書一封,一來詛咒暴君不得善終,二來也是留待有德者得之。那銅鏡他卻自己收了起來,從此以後成了江湖盟主之寶。” 江朔道:“如此說來,看來這銅鏡只是出身傳奇,本身並無特異之處。” 李邕搖頭道:“非也,非也,空空兒原也道這只是一枚普通的銅鏡,不過是年代久遠了一些罷了,但他把玩之際,竟然發現了這銅鏡的大秘密!” 江朔好奇道:“是什麼秘密?” 此刻屋外的天光已經徹底暗了下來,屋內的燭火僅能照亮一屋中一隅,李邕手持銅鏡,將鏡子正面對著燭火,那銅鏡的正面光亮如新,立刻將燭光投射在白牆之上,所產生的光斑比燭火本身投射在牆壁上暖光的更為明亮。 以銅鏡聚光的道理,三歲小兒都懂得,江朔實在不知道這有什麼特別之處,再看李邕手舉銅鏡緩緩的移動,他已是耄耋老人,舉著銅鏡似乎頗為吃力,江朔看他顫抖著雙手不斷地移動,牆上的光斑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忽而明亮忽而暗淡,心中奇怪,道:“如象先生,你要做什麼?我來幫你拿鏡子。” 李邕卻不搭話,繼續調整手中鏡子的位置,突然,江朔看到白牆上銅鏡投下的圓形光斑中多了一個淡淡的陰影,隨著李邕手的移動,那陰影漸漸清晰起來,江朔驚呼道:“這鏡子裡有鬼?” 李邕卻毫無慌張之相,江朔定一定心神仔細再看,光斑中的陰影隨著李邕的手前後移動,愈發的清晰起來,似乎是一個人影! 李邕終於調整好了銅鏡的位置,喘息道:“老咯,不中用了,朔兒,你來舉著,不過可千萬不要移動。” 江朔見李邕舉著鏡子頗為吃力,連帶著那光斑在牆上也不住地顫動,忙上前持住鏡子,他內力高深,一枚小小的銅鏡在手中輕如無物,舉在那裡如銅澆鐵鑄的一般,紋絲不動,牆上的陰影也不再晃動,江朔仔細觀瞧,那陰影竟然是一個模糊瘦長的人影! 江朔疑竇叢生,道:“這是我的影子!可是這燭火怎能穿透鏡子,照出鏡子背後的人影?”他一手持鏡,一手舉在辦公,那牆上光斑中的人影卻並未舉手,看來和此前李邕舉著的時候也沒什麼兩樣。這
《大唐山海行 圏吉》 第295章 透骨神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