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時八十二歲。
女皇自退位至去世其有二百六十多個日日夜夜,在這一段時間裡,除掉一個極為簡單的《遺制》之外,史書上再也不見她的任何記載。她的《遺制》是:“袝廟、歸陵,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姡ё鈾鍇資艫筆痺道壅擼�塘罡匆怠!保г�埔咽В�司蕁毒商剖欏罰�砈��對蛺旒汀貳#�
制書說明,一代女皇臨終還自我承認是李家媳婦,去掉自己的皇帝號,稱高宗皇帝的皇后,永久地陪伴著丈夫李治。自己稱皇后了,那麼,生前在後宮爭鬥過的王皇后和蕭淑妃是她的姐妹了,死後願她們不記前仇,好在地下見面。拼命反對她的褚遂良等人及其家屬也一併解放,也願他們能不記生前之仇。女皇逝世前特留這遺囑,更怕因反對過自己而獲罪,其家屬後代不再因她受累,一切生前的恩怨解除,她的靈魂便可以自由了。
從這份遺囑可以看出,女皇死的很安詳,是安安詳詳地合上眼睛的。
根據她的遺制,中宗李顯尊她為“大唐則天大聖皇后”,決定母后合葬乾陵。但當時有人反對,有給事中嚴善思上疏。表面他是說,開乾陵合葬,怕驚動了高宗,不如“於乾陵之旁,更擇吉地,取生墓之法,另起一陵,既得從葬之儀,又成固本之業。”但經一番議論,中宗仍令:“準遺詔從葬之。”'詳見《唐會要?陵議》,卷第396—397頁。'就是說仍按“遺詔”合葬於乾陵。當時的中宗和朝臣表示承認她是大唐的皇后,沒有承認她是已經亡國的“大周皇帝”。而嚴善思等人,怕是連大唐皇后也不想承認,不想讓她合葬於高宗的乾陵中,讓她“別起一陵”。這些人怎麼想?說她是被革了命的“大周皇帝”呢,還是被開除的李家媳婦呢?
然而,中宗皇帝還一切遵從《遺詔》,讓他的父母親合葬一起。翌年五月二十八日,武則天袝葬乾陵,長隨高宗於冥宮。
中國帝后陵寢向無立碑之例,而中宗死後,乾陵的朱雀門外,司馬道西側破例樹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開頭即稱“述聖記”,應是帝陵空前絕後者,為武則天所制,嗣皇帝李顯所書'趙文潤等:《武則天研究論文集》,第187—195頁。'。武則天死後袝葬乾陵,於此碑的司馬道東側對面也樹立了一座高大的石碑,碑上並無一字,人稱無字碑,這座無字碑是李顯極其臣子們為武則天而立。
乾陵為天皇立了碑,這是不為習俗傳統所羈的武則天的創造。但是,既使創造,這座碑的碑文也僅稱《述聖記》,而不稱碑和碑文。一定是當年武則天居然打破傳統為大夫立了碑,但碑文卻不知如何寫法。皇帝一生事業廣大、功德浩蕩,僅用一碑難能述及,故稱《述聖記》而不稱碑。所以,當後來的唐明皇在開元二年(714年),提出為其生母昭成皇后在洛陽的靖陵立碑時,中書侍郎蘇頲阻止說:“帝王及後,禮無神道碑。近則天皇后崇尚家代,猶不敢稱碑,刻為述聖記。……若靖陵獨走,即陛下祖宗之陵,皆須追建。”唐明皇聞奏,才沒有建碑'《唐會要?諸陵雜錄》,卷第418—419頁。'。
武則天尚“不敢稱碑”,所以一般人認為,帝王的事業太大,一座石碑,一幅碑文實難說全,即所謂“浩浩蕩蕩,民莫能名”,為臣為子,哪敢隨便為皇帝立碑。
乾陵既有武則天為高宗立了一座碑,高武則天袝葬後也就為她再立一碑而作對稱。既立了碑也可以再寫個《述聖記》之類。然而,對於李顯來說,武則天既是母后,又是皇帝;對於大臣來說,她既是皇帝,又是皇后。更為尷尬的是,她是被大臣們推翻的皇帝,也是被李顯取代的皇帝。所以,即使寫個《述聖記》什麼的,又該如何寫法?既不易述也不易論,還是留著後人評說罷。
武則天的碑文不好寫還不是一般帝王事業廣大“民英能名”的問題,而連她的身份都“莫能名”,遑論對她的評說了。就連她自己的子孫們也“莫能名”,遑論後人了。
如前所述,李顯即位五年被韋氏毒死,韋后欲專權十餘日即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所滅,由相王李旦繼位,新皇帝稱睿宗。睿宗執政期間把“則天大聖皇后”改稱“天后”,“天后”是與“天皇”相併的稱號,顯然要比“皇后”尊貴,有點皇帝的味道,這可能是太平公主的意思。延和元年(712年)八月,李旦傳位給太子李隆基,在傳位前一個多月時,又改“大聖天后”為“天后聖帝”,'《舊唐書?睿宗紀》延和元年乙卯(六月十七日)。新唐書相同。'這個名號是“後”,又是“帝”,按語法習慣前面是後面的定語,那麼這個尊號就是
《洪荒之清虛道德天尊》 第27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