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 周大新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告白
我著手研究明朝中期的〃北京保衛戰〃時,導師施銘先生給予了支援。施先生說,明朝那場戰爭是北京作為首都之後發生的大戰之一,一個國家如何保衛自己的首都的確值得研究。導師還說,研究戰爭理論就是要先研究透一場戰爭,只要把一場戰爭琢磨透了,很多理論問題也會隨之明白,你在我這兒就算畢業了。
有了他的支援,我於是大膽地向1449年走去。
但要研究透一場五六百年前的戰爭談何容易,我去了很多地方,查閱了許多史書方誌,拜見了不少人,可收集到的有用資料仍很有限。不過令我高興的是,我在民間聽到了不少有關這場戰爭的口頭傳說。這些傳說內容離奇而有趣,其中有些傳說不但篇幅長而且人物、細節兼備,述說的口氣也十分逼真,我懷疑它已經過多代識字人和藝人的加工。如果有讀者對這些傳說感興趣,可以去讀下邊我的一些記錄更出我意料的是,我在這次搜求文獻資料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本紙張發黃變脆的線裝故事抄本,內中記述的是一個瓦刺女子親身經歷這場戰爭的情景,其中的故事是用第一人稱來講的,甚是曲折生動。我得到這個抄本的地點是在長城外的靳家鎮文化站,那兒離北京保衛戰的前哨戰戰場──河北懷來的土木堡不遠,向我提供這個抄本的是這個文化站的站長……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他告訴我,這故事抄本是一位由河南孟津遷居此鎮的老人獻出來的,那老人聲稱他祖上有人在懷來當過知縣,那抄本是他家先人所留的明朝中期的東西。可據我拿到後對抄本的紙張質地、裝訂方法、字句使用、表述方式的考證,它應屬於二十世紀初年的東西。此抄本究竟是何人出於何種目的所為,難以說清。我把它也作為一種傳說抄記在後──傳說之五,供有興趣者一讀。為了方便今人閱讀,我在抄記時按當代閱讀習慣做了文字上的加工修正,去掉了一些和這場戰爭關係不大的內容,使用的基本上是當代詞語。
這些口頭和筆記傳說在正史上一無記載,當然沒有任何學術上的用處,我記下的目的,只為博讀者諸君一笑而已。
對向我提供這些傳說的人,我深表謝意。
第一章
明朝正統十三年正月初一早上,天下了一陣小雪。這不多的一點雪,給節日中的北京城平添了一股喜氣,兆示著來年又是一個好年景。吃完早上的那頓餃子,孩子們就開始在鋪了一層薄雪的街巷裡奔跑嘻鬧,這裡那裡不時有鞭炮炸響,穿紅著綠的大姑娘小媳婦們,也不斷地把笑聲往街上拋撒。城裡到處都漾溢著一股喜氣。這天早上的北京西直門城樓,因剛下的白雪和前一天奉命掛起的彩旗與燈籠,也容顏頓改,在雄偉中顯出了點嫵媚。在城樓上擔任守衛任務的一幫軍士們,料定今天不會有什麼大事,一個個神情輕鬆,站在堞牆後往西直門內的大街上看著熱鬧,不時地朝街上指指點點。大約當淡白的太陽昇到兩杆高,年節的喜慶氣氛越來越濃時,突然有一聲巨響震動了人們的耳朵,那響聲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把許多人家的水缸都震裂了。那一刻,西直門城樓附近的人都被驚呆在了那兒,大家一齊驚詫著,全用目光在尋找響聲的出處。城樓上的軍士們以為有了敵情,都急忙撲向外側的堞牆去看,城外什麼都沒有,一切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大家正詫異這響聲的出處,卻忽聽一個小校在城樓北邊幾百步的地方叫道:天哪,快來看,這兒的城牆垮了!眾人聞聲奔過去,跑到時又一齊驚得住了步子,原來,這裡好端端的城牆竟一下子垮塌了有十幾丈。看見的人都有些變顏失色,不知這是什麼變故。當值的一個將軍忙令手下飛馬去向上邊報告。
最先來的大官是兵部的于謙,他縱馬趕到一看也大吃一驚,說大約是地動所致,急令軍士們清理垮塌下來的城磚,預備將垮掉的這段城牆再壘上。軍士們去揀拾那些垮塌下來的城磚時意外地發現,那每塊磚上都粘有一張不大的粉色紙片,紙片上畫有一種莫明其妙的圖案:一支箭鏃對著一把大刀,在箭鏃和刀尖之間橫著一支簪。軍士們把粘有這紙片的磚頭拿給於謙看,于謙初時以為是城牆垮塌前孩子們玩鬧時貼上的,後親手去揀起其它的磚頭看,方知凡垮塌下來的城磚,每一塊上都粘有這紙片,他這才也驚怵不已。這時傳來了訊息,說皇上要親自來看垮塌的城牆。不大時辰,英宗皇帝的御輦就在御林軍士們的護衛下出現在了西直門內的大街上
《戰爭傳說罪惡與混亂任務攻略》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