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62章 楚宋同盟 (第1/3頁)

一代神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聖武元年,帝都春雨時節,平地響起驚雷。

定都開封的宋國,其天公將軍儲進良,頗具雄才大略。

他力排眾議,採用軍師劉魯的計策,積極尋求與聖清皇帝達成同盟。

聖武元年三月二日,兩國在東口縣停戰,由黃公將軍寧澤簽訂盟約,並落下太平道的大印。

隨後,宋國在開封聚集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十二方主力精銳,其十一方在鉅野跟開封一帶駐紮。

麾下天地人玄黃,五虎大將全部集中,這似乎預示著中原將有一場大戰。

洛陽很多遊商看見開封城外烏煙連天,叮叮噹噹之聲日夜不絕,很明顯宋國在大規模打造器械。

黃河之上,江南等地的物資貨船,大量聚集在開封碼頭,一望無邊。

儲進良在得知河洛地區缺乏糧食後,立刻對糧草實行禁運。

此人不同於過往農民軍的政權,他使用銀錢平價購買,幾乎沒有激起太多的水花。

宋國如此做的原因有二。

其一,斷了洛陽的糧食,

其二,宋國也在秣馬利兵,隨時準備奪取戰略要地陽城,甚至一舉攻破洛陽。

若是天公將軍能奪取大楚帝都,那就是天命所歸,改朝換代也。

儲進良如此大刀加銀子的做派,江南糧食再無法流入河洛地區。

玄武之變後,到了三月,此刻放眼天下大局,聖武皇帝跟趙王可以說極為被動。

西突厥蠢蠢欲動,涼州節度使耿湯發來了數封求援的奏書。

鐵力可汗的金帳在南王城出現,突厥的人的牛羊、帳篷,鋪滿了河套平原。

這些情況對洛陽皇帝產生極壞的影響,局勢已經極為不利了,

北疆跟關中是聖武皇帝的有效控制地區,此刻遭到了強大的軍事壓力。

意味著它們不僅不能反哺河洛,甚至此刻還需要河洛的支援。

加之項濟在帝都的改革觸怒了無數權貴,

一時間,聖武皇帝昏庸之名傳遍大江南北。

更有皇城司發現,大楚各地都有民謠傳頌:

奴子得位,殺兄囚父,蒼天伐楚,國將不國。

如此滾滾大勢下,大楚江山發生了連鎖反應。

三月七日,蜀王遙尊聖清皇帝,否認大楚洛陽為正統。

三月九日,會稽王於祖廟前怒斥項濟非人子,尊聖清皇帝為正統。

緊接著交州道、揚州道、荊州道、益州道,大楚長江以南無數州郡勢力尊徐州皇帝為正統。

自玄武門之變,短短三個月,洛陽大楚皇帝,四分江山已丟其三。

然而,如此情況,本該動亂的洛陽。

處於風暴中心的大楚帝都卻異常穩定。

東起虎牢關,西至潼關,南到汝州郡,北至長平。

在聖武皇帝跟趙王的帶領下,楚國最核心的帝都七郡,五百餘萬人口,掀起了春耕的浪潮。

聖武皇帝項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紮根到了農桑之中。

如此風雨飄搖之際,北疆雙雄卻有如此定力,

這讓大楚各州郡的權貴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項濟跟周雲可是從楚兵廢墟里殺出來的狠人,也許……再等等看吧。

歷史上,只要皇帝不亂,其實局勢很難崩潰。

很多皇帝本來還有機會,但他們在不利的情況下,自己先放棄了。

隋煬帝后期總是照鏡子,哀怨的詢問身邊人,這顆頭顱是誰來砍呢?

後唐皇帝在局勢不利下,選擇在宮中飲醉作樂,不理朝事。

果然,三月二十日,一封捷報傳入了洛陽。

草原戰場,陰山腳下,

北地槍神,威震天下。

大突厥鐵力可汗,見中原動盪,認為有機可乘。

遂徵王帳軍七旗,貴族部落兵十萬,在南王城集結,企圖南下擄掠富裕的定襄、馬邑。

定襄節度使集結北衛營、騎二營、騎三營、步一營、十一營、十三營、十四營、十五營,

共計八營精兵五萬,攜北疆散騎三萬餘,八萬楚兒雄兵草原血戰。

陰山下,北風蕭蕭,鐵騎濤濤。

北疆楚人與突厥人此次野戰,毫無花哨可言,就是血與火的肉搏。

狼煙四起,烽火連天,楚軍兒郎於漠南草原大戰異族十幾日,

這一戰殺的天昏地暗,戰線一度拉長

《除冰掃雪活動》 第362章 楚宋同盟(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