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4章 渭河防線 (第1/1頁)

風嘯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河再次來到寶雞縣,縣城前幾天已經變得很空蕩。 隨著大軍入駐,縣城又恢復一些人氣。 蘇河看到寶雞縣令吳朗辯,正帶著最後一批居民,準備離開。 他派人把吳郎辯叫過來。 “吳朗辯吳知縣,現在寶雞縣的百姓,都已經安排到大散關後方嗎?” “蘇統領,我現在已經改名字,現在叫吳誠。” 吳誠先開口強調道。 漢中府家在外地,降賊的大明官員,現在都已經改換名字。 這時候畫像根本不準確,名字一換,大明朝就不知道他原來是誰。 他們在大明朝治下的家人,也不會因為他們投降,受到大明朝廷的懲罰。 吳誠已經派親信,去他老家把父母妻兒接過來。 “蘇統領,渭河南面的百姓,受我們的影響很深。 他們已經接受我們分的土地。 鄉里都已經建立鄉公所、巡檢所等機構。 他們還選舉出村長,村裡也完全消滅士紳。 縣裡動員他們去大散關和秦嶺深處避難。 這些百姓都積極響應,收拾家中的物件,跟著鄉長到各個地方。 百姓生活完全沒有問題,縣裡本來就有些存糧。 漢中府又運來許多糧食、酸菜和鹹菜。 百姓裡大部分男性青壯,都接受僱傭。 運送物資、進大散關工廠工作、進秦嶺伐木採礦。 他們以這三種工作為主,養活一家人不成問題。 渭河北面的鄉村,我們影響力不夠。 雖然消滅村中計程車紳,但鳳翔府官軍不時捎擾。 那裡沒有建立完善的基層組織。 他們鄉土情結很重,又不太信任我們,沒有聽從我們的安排。” 蘇河聽到吳誠介紹縣裡情況,對於不信任他們的百姓,他也沒有好方法應對。 吳誠這個人辦事的能力,還是比較可靠。 蘇河讓吳誠儘量照顧,有困難的百姓。 可以分流一些百姓,去漢中府定居。 漢中府略陽縣和西鄉縣,那裡山區多耕地少,人口一直很少。 即將獲得紅薯,這個能在山地種植的作物。 這兩個縣,也能多養一些人口。 …… 蘇河和李鳳鳴、蘇熊一起視察渭河防線。 走到這第一眼,就能看見鋼筋混凝土搭建的巨大炮臺。 渭河防線是由五個主炮臺,若**臺還有混凝土碉堡組成。 水泥研製出,第一時間,蘇河就運輸一部分水泥,用於建造渭河防線和寶雞縣水泥路。 那時寶雞縣寒潮已經過去,氣溫還在零度以上,混凝土能正常凝固。 渭河防線主要架構剛修完,氣溫就急劇降低,已經不能再修建混凝土建築。 渭河防線長八百米,每隔二百米,就有一個安裝重炮的主炮臺。 每隔五十米,就有安裝110中型火炮的炮臺。 在小炮臺之間,還修建混凝土碉堡,駐守士兵,負責防守炮臺。 主炮臺和炮臺使用的大部分炮,是從漢中府運輸的110中型火炮。 主炮臺裝有十門150重炮,它是大散關生產的青銅重炮。 渭河防線指揮官蘇虎和渭河炮臺指揮官牛思遠。 他們兩人跟在身後,不斷介紹渭河防線的情況。 渭河防線主要有大炮和火槍兵防守。 它離寶雞縣非常近,後勤運輸完全沒問題。 炮兵在炮臺操作大炮,主要以鐵球和霰彈,遠端攻擊敵人。 火槍兵藏身在炮臺邊上的碉堡。 燧發槍的射程,正好覆蓋整個渭河河道。 士兵躲在碉堡裡面,完全不害怕大明的火器和弓弩。 蘇河走進炮臺,這是渭河防線五個主炮臺之一。 這裡面駐守一個炮兵排的炮兵。 炮臺裡面有兩門青銅重炮,十門110中型火炮。 炮臺裡面只有炮管伸出去的炮口還有觀察口,其他地方都被封死。 牛思遠介紹道:“蘇統領,我們的大炮方向固定,只能略微上下調整角度,主要攻擊渭河對面的敵人。 青銅重炮主要用鐵球炮彈,攻擊遠方的敵人。 110中型火炮主要透過霰彈,攻擊河邊的大範圍敵人。” 蘇虎自信滿滿的說道:“蘇統領,我們的渭河防線,大明官軍絕對攻不破。” 蘇河視察完渭河防線,召開軍事會議。 他定下的策略就是前期陣地戰為主。 他們兵力沒有大明官軍多,漢中府人口也不足。 三萬多兵力,已經是漢中府養兵的極限。 再抽掉青壯,就會耽誤正常的農業生產。 那時所有人都只能餓肚子。 兵力沒官兵多,拼消耗根本拼不起。 蘇河讓蘇虎儘量透過渭河防線,大量消耗大明官軍。 蘇虎聽到這個要求,他皺著眉頭,道:“蘇統領,我能守住渭河防線。 但官軍完全可以從渭河防線其他地方繞過去。” 蘇熊沉思片刻,道:“大明官軍兵力比我們多,他們完全可以派一部分兵力。 圍困住這裡,派精銳從其他地方越過渭河。”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明末逐鹿天下大結局》 第64章 渭河防線(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