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4章 買紅薯 (第1/1頁)

風嘯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二月五日,巳時(九點)。 凌雲閣會議從辰時四刻(八點)開始,剛剛結束。 蘇河帶領文武官員趕往英烈閣,祭奠犧牲的烈士。 文武官員都換上一身黑色的衣服。 祭奠儀式,還有很多士兵家屬和官吏家屬參加。 英烈閣建在漢中城北,是一座高十八米的閣樓改建而成。 英烈閣院內栽種幾棵高大的樹木。 樹下襬滿了骨灰罈,有一名老道士領著幾個小道童,正在做法事。 蘇河帶隊走進英烈閣,他們站成一排,對著烈士的骨灰罈默哀。 王文君與一名三十多歲,面色油滑的大胖子,一起來參加祭奠。 “大哥,你剛剛回來,漢中城的變化很大。 但我們家沒事,二哥現在已經是吏部尚書、漢中知府。 他的權利,能保護家族安穩如常。 起義軍也與其他賊寇不同,他們對士紳出手很酷烈,但對百姓很好。” 王伯諾嘆了口氣:“人生無常,世事無常。 二弟也是為了家族,希望他能有好下場。 我們算是全家投賊,已經沒有退路,只希望這隻隊伍能發展壯大。” 他剛剛從南直隸回來,開船進入漢陰縣。 他就聽說前方過不去,已經被不知名的軍隊封鎖。 焦急的等待好幾天,直到封鎖解除,急忙趕到漢中府。 他卻發現這裡一切都變了。 “那個道長不是馬騙子,他竟敢去騙起義軍,膽子竟然這麼大。 不對啊!二弟認識他,怎麼可能被騙。” 王伯諾看到做法事的道長,他很熟悉。 這就是之前,在漢中府招搖撞騙的假道士。 王文君解釋道:“這是二哥找的馬道長,可能是真道士都抗拒起義軍。” …… 馬乾坤嘴裡唸叨誰都聽不懂的句子。 手中揮舞著插滿符篆的桃木劍。 他看到蘇河等默哀結束,桃木劍伸向旁邊的燭臺。 桃木劍上的符篆立刻燒起來。 馬乾坤開始念著悼詞。 他念完之後,大聲喊道:“為英魂送行。” 蘇河等文武官員聽到後,立刻向著骨灰罈,深深的鞠了一躬。 正式建制後,蘇河釋出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廢除跪拜禮。 今後除了跪拜祖宗父母,不用再跪拜任何人。 百姓們見官,只需要鞠躬即可。 鞠躬已經成為最鄭重的禮節。 鞠躬之後,蘇河帶著文武官員,安撫烈士的家屬。 告訴烈士家屬,每年都可以領取一筆撫卹金,當地鄉長會親自送到他們手中。 蘇河親手把烈士獲得的勳章和撫卹金髮到家屬手中。 馬乾坤道長,依舊在做著法師,安放烈士們的骨灰。 烈士骨灰和牌位一起,供奉在英烈閣內。 …… 王仲策走出英烈閣,他同蘇河說道:“蘇統領,聽說你有事要找我大哥。 今天我大哥王伯諾已經乘船回來。 他們剛才還來觀禮,現在已經回家。” “沒錯,我聽王季俊說她大哥王伯諾,經常在南方採購藥材。 足跡遍佈廣東、福建、南直隸、江西等地方。 我想讓他去福建,大規模採購一種產量非常高的糧食作物。” 蘇河簡單的說明情況。 他想讓王伯諾採購的作物就是紅薯。 紅薯又名甘薯、地瓜,是一種產量非常高的糧食。 紅薯特別耐乾旱,哪怕是陝北現在幾乎沒下雨,只靠河流裡少部分水,它就能成活。 紅薯還不挑地,哪怕是劣田,產量都非常高。 無法種糧的山坡地,紅薯都能種植。 紅薯的種植面積,還非常廣泛。 華夏大地,絕大部分田地都可以種植。 蘇河非常確定,現在福建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紅薯。 崇禎時期,徐光啟就多次上疏,讓大明推廣種植甘薯。 因為士紳們的強烈反對,這個建議得不到大明朝廷支援。 蘇河本來準備讓在寶雞縣遇到的商賈錢富文,去福建購買紅薯。 但錢富文從來沒去過東南,他也沒完全得到蘇河的信任。 派人去福建購買紅薯,需要花費數萬輛銀子,必須選擇可信的人。 銀子丟失還可以忍受,耽擱種植紅薯的農時,那真是血虧。 蘇河瞭解到王伯諾,發現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王伯諾已經和他們在一艘船上,投靠大明官府也會被處死。 根據蘇長勝的調查,王伯諾重情重義,和兄弟感情深厚。 妻子兒女也都在漢中城,他是十分顧家的人。 蘇河經過綜合考慮,王伯諾沒有反叛的可能。 蘇河和王仲策來到王氏醫館內宅書房。 王伯諾和王文君在這裡忙碌。 王伯諾拿出一個藥材,王文君記載它的藥性。 經過簡單介紹後,蘇河直接說明到來的原因。 “王伯諾,聽說你對福建很熟悉,我想讓你去那裡購買一種糧食作物。 它叫紅薯、甘薯或是地瓜,外皮是紫紅色。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明末逐鹿天下大結局》 第54章 買紅薯(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