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9章 (第1/2頁)
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9章
如果在見到慈悲川舊日戰場之前龐緒對孟蒼舒還有什麼疑竇,那此時也已消散大半。
孟蒼舒知曉自己這個初入良慈郡的盟友已成定局,卻也因所見所聞很難開心。
其實,他是知曉慈悲川戰場白骨如山的。
周伯伯早對他說過,鄭平也又提醒過,他們所說皆為轉述旅人見聞,說那處不大幹淨,怨氣極重,要孟蒼舒去赴任繞路。
他是要繞路的,不過在繞路之前,他需要和龐緒敞開心扉。沒有比在慈悲川的白骨面前更好的對談時機了。
孟蒼舒是自知的。
自己其人,最大的優點根本不是想得開看得明,而是他與生俱來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冷靜。
他知道會路過慈悲川,也知道此地有戰場遺骨未曾收斂,可怖傳聞在民間流散,但仍然選擇讓龐緒親眼得見,再來與他剖白。
縱然以龐緒的沉穩,未必就百分百相信於他,但這個契機千載難逢,會為他的說辭增加無與倫比的說服力。
瞭解人性,利用人性,都不如順應人性。
當孟蒼舒第二日隨大軍啟程,發現原本跟在自己身邊寸步不離的老人家龐參軍已然去忙別的事務時,他便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經得起考驗。
他從前要面對的人和事遠遠用不上這樣的陽謀之計,可今後他走的路,卻時時刻刻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過活著本身就是件煩事累事,要是自己也當回事,那不如死了安逸。可如果不當回事,那他也有不當回事舉重若輕的活法。
孟蒼舒對自己面對今後未知人生的態度非常滿意。但對良慈郡的現狀就不大滿意了。
可是如果他能滿意,這個差事也是輪不到他的。
軍隊繞過行伍之人的傷心地,再走三天,便開始陸續得見人煙,依稀小鎮縣城雖是衰敗,但卻有人居住。
龐緒一概不許士兵入城,一來是避免驚擾百姓,二來是他還沒有駐紮此處的文牒,要等孟蒼舒領任後才能拿到完整的手續,如果無有名正言順大搖大擺入縣城等城池內,未免使得朝廷不快。
其實孟蒼舒倒覺得龐緒多心了,他們經過的地方,哪還有縣城擁有一塊完整的城牆,況且良慈郡百姓見到兵卒打扮的人第一反應就是落荒而逃,連找個人問話也問不上,硬抓來又不忍心,屬於是隻要他們出現,就已經形成了“驚擾”,想要不驚動百姓是不大可能的。
這也能看出來良慈郡被兵荒馬亂荼毒已久,百姓心中的軍士形象,大抵和匪也無有區別。
既然這樣,孟蒼舒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龐緒。
“我們離良慈郡的郡府襄寧城也就只有一日行程,周遭百姓陸續見多,看到咱們全都跑得一乾二淨,不如龐將軍先讓大軍駐紮在附近荒僻之地,你我二人十餘軍士快馬加鞭先至郡府,我將朝廷文書一併排付,領命授印後發給將軍文牒,將軍再回此處安置。”
龐緒覺得此提議很是穩妥,畢竟他以後打算在此長遠發展,如果先給百姓留下恐懼的印象終歸不是好事,況且拿到文牒,他就是本地的官軍了,許多事也更加名正言順。
而他還有一件事需要詢問孟蒼舒的意見。
“我不在朝中,只於行宮覲見過天子,得龍驤受封,故而在規矩上有一事不明,想向孟賢弟請教。”
“龐兄但講無妨。”
“良慈郡是良川王的封邑,可良川王不過是一兩歲孩童,郡內諸事如今由其姐承明公主掌理。論身份,你我入城該去求見,但你我是要求見良川王殿下,還是承明公主殿下?”
這是個很嚴肅的政治問題,孟蒼舒已經替龐緒想好了答案。
“龐兄,你我在拿到印信和文牒前誰都不見。”
“這……是否合乎規矩?”龐緒雖然大致上相信孟蒼舒,但這個建議過於大膽,他不敢立即答允。
孟蒼舒這時眼中又有了自信的笑意,語氣卻緩似流水,娓娓道來:“我乃朝廷親任兩千石官吏,然未有印信,則還不算是位能見尊上者,自然是要領了授命再去拜見本地王侯才算妥當。而龐兄手上也沒有文牒,也要待我加蓋刺史印鑑才可入城拜謁王侯,是不是這個道理?”
“確實是……”龐緒覺得自己被說服了。
孟蒼舒明白龐緒猶豫的點在哪裡,他耐心解釋道:“任命我的是朝廷,如果我要拜見封王再去領命,豈不是將朝廷置於其下?
《封地就國是什麼意思》 9. 第9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