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章 (第1/2頁)

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18章

“我讓你在京師探聽的訊息可有眉目了?”

孟蒼舒離開後的船艙顯得靜寂許多。

公主不開口,劉甸自然也保持沉默。一旦公主詢問,劉甸便當即將今日才收來的訊息一五一十告知。

“回稟殿下,孟蒼舒此人確無背景,白衣為吏,到咱們郡上前確確實實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風俗使者。他能有今日,是藉著早年荀司隸的人情入了太學,並無出類拔萃的地方,博士對其評價皆為平平。據說他不愛讀五經,尤其是太學生必要精解多義的《左氏》、《穀梁》和《公羊》,他都無所得績,但卻愛讀黃老之說,常常手不釋卷,也是因此,五經博士們更深以為其人朽木不可雕,難成大業,故點郎官後只做了個小小風俗使者,後來替孟氏本家的人頂上刺史之職,才來了咱們這裡。”

蕭玉吉半低著頭,她的手指指腹因近來多日持馬韁繩而血泡漸化薄繭,拂過酒盞時微微刺痛。

不論前事如何,此刻誓酒皆已入喉,薄如蟬翼的青玉杯壁也發出低低的空鳴。

“劉甸,你覺得黃老之說,算是真本事麼?”

“殿下,末將不才,只跟著自家兄弟讀過幾句五經,識字不少,學問卻不濟,並未涉獵此學,但我想我朝為官曆來必熟讀《春秋》三注,方為成器,孟刺史偏對這門學問不求甚解,實在是難堪大用。但是……”

“但是你也覺得這小子有些古怪?”

蕭玉吉看向部下。

“是……他的行事作風雖然的確像是閒散的居士,慢吞吞的,可你轉過身來,卻發現他把能做的事都已做完,也不落下口實,處處佔理,給人拿不住半點事由,讓人摸不清底細又看不出端倪……笑得又十分之可惡。”

因在眼皮底下被孟蒼舒“暗度陳倉”將青郡軍的文牒發出,劉甸深以為恥,他出身世家又年輕氣盛,不免最後一句帶了些個人的怨懟在其中。

蕭玉吉並未斥責,只低聲道:“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

“斗膽請教殿下,此言是何解?”劉甸雖確實在軍士中算學問不錯的,然而這不錯也很是勉強,聽不懂這些彎繞的話。

“我小時候見天跟著兄弟們在軍營裡摸爬滾打,也沒讀過幾天書,但後來跟著父皇在京師,卻是偶爾聽到幾句頗有道理的警世之言。”

蕭玉吉此時已然起身,在廳內踱步。

“這句話是說生氣才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說到利益與性命的關竅被人言辭激中或是扼住,都會有憤恨之感,但有一種人,他們不但不怒,卻在此等情況下仍能以笑對人,此言便是警告世人,這種人深不可測,務必遠離。”

“孟蒼舒就是這樣的人!”劉甸飛快得出結論。

蕭玉吉並不急著下定論:“他是也好,不是也罷,良慈郡和百姓,甚至是咱們此時都需要他,況且從他行事來看,也確實是非謀私利而重大局之人,這樣的人和前兩個不一樣,姑且看看再議。”

劉甸仍是不放心道:“可他最後提得那兩個條件實在是……”

“我心裡有數,無需多言。”

“是,殿下。”

……

“大人,您真的一點都不愁嗎?”

顧廉重新審視面前乾糧就鹹菜狼吞虎嚥的孟蒼舒,仔細回憶,似乎孟大人每次吃飯都十分準時,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填飽肚子,吃飯的時候極其認真,埋頭張嘴,吃得又斯文又迅速。

好像根本沒有任何煩心事。

然而今天他們在趕往慈悲川的路上卻聽得訊息:來認領屍體的人太多,出了幾起小偷小摸之事,還有人因傷心過度昏死暈厥,更有找不到親人屍首不肯走,又說不出更多信物細節難以辨認,在軍士面前磕頭磕得滿臉血的人……

他聽完之後這頓午飯是一口也吃不進去,然而孟大人卻胃口極好。

顧廉也不知自己是震撼還是疑惑。

天底下的事兒對於大人來說,就沒有煩愁嗎?

“愁就不吃飯了嗎?”

孟蒼舒嚥下最後一口乾糧,優雅地撣了撣四周殘渣:這餅子太乾了,不過很香,他很久沒有吃過這麼有較勁兒的乾糧了。

“可是……我心煩,吃不進去……再有一個時辰咱們就到慈悲川了,還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那麼多焦頭爛額呢……”

看著顧廉這些天被公務折磨,孟蒼舒覺得孩子已經開始有加班急性抑鬱

《封地就國是什麼意思》 第18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