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2頁)
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17章
“良慈郡東接壤太蒼郡西南和靈武郡北,河道如織平原緩緩,是自古以來的耕作富產之地,故人口稠密,臣也看過些本地殘存的記錄,這裡從來人丁計數也較西北西南的草場與山地更饒富。當年戰亂頻發,良慈郡東的兵丁徵募自然也不會少,可為什麼卻一個來認領亡於沙場親人屍骨的百姓都無有呢?”
孟蒼舒站住,轉身,開始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死生是謂大,周邊幾郡千里迢迢來尋親人屍骨者數以千計,甚至還有些古江與上淮二郡至此的百姓,不辭辛勞都為親人魂歸故里入土為安。良慈郡東往近了說,這些百姓只需一日兩日腳程就能抵達慈悲川,他們為什麼不呢?因為他們做不到。他們被人控制住,控制他們的人就是咱們一直尋找的賊匪!”
樓船內廳,劉甸站在承明公主蕭玉吉身後靜聽,心中卻忿忿:誰和你小子是“咱們”。
但公主殿下似乎聽得十分專注,並未計較孟蒼舒言語當中的失禮之字句:“良慈郡東是最早開始自戰亂中恢復的地界。我與武威軍探查,只見百姓耕作,但太蒼郡來這裡的客商等人,卻屢遭不幸,太蒼郡刺史上書於我,告知匪盜猖獗,探查途中,也常見幾日內的屍體被野獸啃食曝露於野。”
“這些人可是百姓?”孟蒼舒追問。
“穿著衣不蔽體,不太像是商旅行人。”
孟蒼舒今日也是風塵僕僕,披星戴月奔走回城,就為稟告此事,可他的笑容裡卻沒有疲憊感,反倒眼神明亮勝星:“我聽來青郡軍中乞食的百姓說,良慈郡東的五個縣城過去就富庶,戰亂一起,好多本地士族富戶便連合起來離開了城內,去到自己土地的鄉野間修建地堡,像是一座座新城,如今可還在呢,這些人可曾來拜見過公主殿下?”
“來過,但以這樣的方式避禍,戰亂那三十年整個大雍上下也不在少數。我也曾與父皇征戰之時借住於士族地堡當中。”公主看向孟蒼舒,“你的意思是,匪賊和這些人有關?”
“匪賊為患,怎麼就會突然消失?如果沒有本地豪強的庇護,他們哪能在這些人的地界上來去自如?他們控制了本地的人丁,不許這些人來慈悲川尋骨認親,生怕暴露自己,卻不知恰巧是這一行徑將他們暴露出來。”
孟蒼舒的語氣之篤定,讓劉甸也一驚。
自己巡查多時,卻有點古怪,總是能在路口等地遇見耕種的百姓,然而這些百姓卻都只是胡亂指認哪裡見過賊匪,卻未有恐懼的意思,果真像公主從前所言,有人刻意從中作梗麼?
公主花了三四個月才摸清的底細,這小子來了不到一個月,怎麼全都瞭若指掌?
思及此處劉甸看向還在笑眯眯的孟蒼舒的眼神未免有些敬畏,亦有戒備。
“他們為什麼這樣做。”蕭玉吉自打剛才,目光就沒離開過孟蒼舒的臉,“隱蔽人口為自己所附?這種事如今各地屢見不鮮,無需這樣大動干戈與朝廷為敵。我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
蕭玉吉不是個可以言語動搖的人。孟蒼舒今日更清楚明白,為什麼皇帝會放心給兩歲的孩童放到如此混沌地界做封王——因為良川王殿下有個不世出的親姐姐。
她這樣問,孟蒼舒便拿出合作的優良態度,端坐回案几後,沉靜給出自己的周密分析。
“或許看起來,他們只是為了霸佔本地人口,隱蔽在自己名下,再佔據耕田,好趁著良慈郡戰亂後尚未恢復的光景多積累財富。可依臣之見,他們真正想要的,絕不僅僅是眼前的這些利益。”
“還有什麼讓他們如此膽大妄為?”
“下面的話,臣可要有些不敬的冒犯,還請殿下見諒。”
劉甸聽了孟蒼舒這話,眉頭不自覺微微蹙起。
蕭玉吉聞聽此言,卻連眼皮都不抬,語調亦是和之前一樣冷冰冰的,沒有起伏道:“直言無罪。”
“他們針對的是公主與良川王殿下。”孟蒼舒一點也不措辭迂迴,“您二位殿下是所有諸侯王中勢力最淺也最無根基的,臣在京師時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作為風俗使者,也去過其他諸侯王的封地。公主想聽聽那裡是什麼樣子麼?”
蕭玉吉的沉默便是許可。
“其他諸侯王之地,都有聖上安排的一千武威軍,可是他們還有別的私兵。”
“你的意思是,我的兄長弟弟們私募鄉勇?孟刺史,這可是朝廷的重罪,你當真麼?”公主的語氣聽來有十足
《封地什麼》 第17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