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3. 第二章 (第1/3頁)

美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一早,林清的長隨王朗將兵部的那套藍底鎏金暗紋、袖著孔雀紋飾的常服打理得片褶不留,服侍林清穿上了。剛用熱水洗完臉,抹了清茶香膏,挽上髮髻套上黃玉流雲發冠,就聽外邊當差的前來通報,說是隋撫臺邀請林侍郎去西廳用早膳。林清出門前王朗給他披上了狐裘,還往他懷裡塞了一個今早當差送來的黃銅暖手爐。

“這裡和京城不同,天寒地凍的,可別凍著主子。”

這王朗不過十六七歲,心思細膩,跟隨林清三四年了,前幾年在人前不會說話,只會腆著張紅臉悶頭做事,如今跟隨林清出入各種場合,也算會做半個人了。是以這回來到朔西,林清特意將他也帶了來,好讓他也多見見世面。

“你收拾好屋子,也去用點熱茶吧。對了,那物收好了麼?”

“回主子的話,小的將那物貼身收好了,就是丟了小的的命都不會丟了那物。”王朗一邊說,一邊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示意兩人口中之物被他藏在了胸口衣物的夾層荷包裡。

“仔細點,可別叫人給看見了。”

林清言罷,便出門跟著巡撫衙門的當差走向西廳。

西廳是巡撫招待客人宴樂的地方,嶙峋假山後掩映幾方小小池塘,夏日裡或許有幾朵睡蓮綻放,而在這蒼茫的冬日早已封凍被雪覆蓋了個七七八八。再往後去,是一處不大不小剛好容得下一個戲班子表演的戲臺,往屆巡撫甚至會在這裡養上戲班子方便聽曲兒,唱得最多的便是《西廂記》。

這一處人造江南別院於巡撫衙門,如同朔西之大寧官場般格格不入,前前後後來這裡作巡撫的十有八九是江南人,對於這些來自水鄉的文官們來說,就任此地不啻一種變相懲罰,哪怕官至二品,可這一年四季二季黃沙,一季酷熱乾旱一季風雪肆虐,病逝於此的不勝列舉。是以一旦有了回去之機,個個便眼巴巴兒地溜之大吉。

是以對於大寧江南文官來說,“朔西”二字,可謂利劍懸空。

可何止江南,對於整個南方人,譬如林清這個嶺南惠州府人來說,若非隋瑛在此,便有皇命在身,也不願待上個半月。昨日夜裡隋瑛拉著他的手說得如此理所應當,自己竟一時沒反應過來。

“這鬼地方,叫人待上三天就得結冰。”

林清暗忖,可手裡揣著的暖爐,聽說是隋瑛昨日夜裡特地自己去庫房裡尋了來,叫人一早給他送去的。

他不禁笑了,雪色照在他臉上,似江南的春光。

走過幾道迴廊,來到西廳,炭火已經熱了屋子。林清進門後,一名侍女幫他褪下了狐裘,引他繞過畫有遒勁竹林的屏風,坐到了早已等待多時的隋瑛對面。

擺在二人面前桌上的,竟是一桌淮揚早茶。

“見善昨日睡得可好?”

隋瑛一身藍染夾棉長袍,素色底子上毫無紋飾,只被一根碧落色絛帶束了腰身。髮髻挽得標誌,除卻一根千草色綁帶,無任何裝點。其手裡拿著一本《荀子》,書頁落在《宥座》那一篇,端的是樸素異常,倒是把原本就未曾如何打扮的林清給襯得華麗雍容了。若非這張臉柔和似水,氣色紅潤,尤其是一雙上揚的鳳眼睿智不失鋒銳,鬢邊無多少風霜浸染,說是市場來的挑擔貨郎也不為過。

只是,這貨郎也未嘗太過俊俏了些。

隋瑛生的一副不輸林清的好樣貌,只是比起林清那利刃出鞘、男生女相的俊美,他的面容更加溫淳大氣,為國泰民安之相。眉眼端正,不失精巧,黑瞳如曜,炯炯有神。鼻樑高聳,唇珠圓潤,嘴角始終掛著抹笑意,哪怕慍怒時刻,嗓音也似山間竹林,清泉粼粼。使人瞧著就不禁想起嵇康的一曲廣陵散,月光下的舞劍人。

話說君子六藝,這隋瑛可是樣樣都會,一手琴藝可在朝野上都出了名。只是對這琴藝讚揚的背後則頗含眾人隱藏的惡意,誰叫他這琴藝是跟隨一名江南名妓學來的。

“見過撫臺。”

林清行禮後落座,隋瑛笑著放下手中書籍。

“何必這樣多禮,喚我字便好。”

“在下哪裡敢……”見隋瑛神色認真,林清連忙改了口,“好,好一個玉在山而林木潤,這回朔西的百姓們算是修來了福分。”

“只可惜我能力有限,譬如這早茶,不瞞見善,這算是為你補上的接風洗塵之宴,如此豐盛,便只有這一回了。”隋瑛長睫緩落,神色不禁黯淡積分。

“哪裡的話。”林清連忙撫住隋瑛手背,道,“我來也是辦事的,哪裡是來享受的?”

隋瑛笑了,反過來握住林

《夢松作品》 3. 第二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