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秀,故我在”,已經取代了“我思,故我在”,成為人類存在的本質。於是,一種新形態的暴露狂主義誕生了。人們因此自願或被迫地分享許多陌生人主動公佈的生活細節,從電影品味、性幻想物件、心情故事到日常流水賬,無一不括。人類一直都多少有暴露狂的傾向,只不過,以前我們只是強迫親友看旅遊照片或初生兒玉照,現在我們要他們觀看我們在鏡頭前唱歌、洗澡兼喝醉酒抓狂。
當“自我表達”其實對等於“自我暴露”時,實時感──或說現場感──便成為最重要的美學價值。影像業餘,文字青澀,都無所謂,而是“我在那裡,看見了這個,做了那個”,捕捉瞬間,記錄永恆。公眾新聞的表述也跟著改變,一些主流記者開始採取電報文體,發手機短訊,現場轉播才是關鍵,如同市民記者概念的盛行,資訊的挑逗點在於“我在那裡,我看見”。
暴露自己,也暴露別人,就是暴露狂主義的時代精神。
暴露狂主義到在主流媒體中的表現就是狗仔隊文化。狗仔隊在現代媒體中的功能就在揭露名人的隱私面向。表面上,名人深受其苦,事實上,不少名人也利用了暴露狂主義,譬如最近在狗仔隊鏡頭前演出崩潰鬧劇的美國歌星布蘭妮。從去年開始,在狗仔隊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全面跟監下,布蘭妮暴露下體、理光頭、拿雨傘戳人,最後乾脆跟一名狗仔攝影師交往,這些失控的畫面在網路上撲天蓋地,竟然製造了所謂的“布蘭妮經濟”,價值高達一億兩千萬美元。
布蘭妮的事蹟正好也印證了暴露狂主義容易鼓勵極端路線,因為點選率依靠的是驚嚇元素。越聳動的畫面,越嚇人的舉動,越能喚起注意。點選率成為判斷人氣的指數,而不再是欣賞、認同或喜愛。
人性,原本是人類亟欲控制與隱藏的物件,誰知道,到了網路時代,竟成了最值得炫耀的東西。
更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那些我們在網路上讀來的資訊究竟可不可靠。每天每時每分每秒,就在我們說話的這一刻,全世界各地都有人正在鍵盤上飛快敲進新的資訊,而另一個人正在搜尋他剛剛寫下的資訊。
網路正在改寫人類的知識體,而且還不是終結,才剛剛開始。當網路開啟了一道門,讓知識免費流通,資訊自由廣佈,意見免除審查,網路便逐漸成為人類的集體記憶庫。人們去網路上查詢資訊,就像以前上圖書館找資料一樣。然而,這個日漸龐大的記憶庫,如同以往人類的歷史記載,已經難以避免地充滿了人為的操弄與虛偽的記錄。
如同我們當年對大型機構與主流媒體的質疑,現在對網路上所搜尋來的知識與資訊也要小心看待。當年大型機構與主流媒體的問題是壟斷性的權威,所以當網路被髮明出來時,彷彿是在一池靜水邊上開了個口,令新鮮泉水流入。而今,這股泉水匯成大河,成為眾人飲水之地。當河面加寬,河流加深,奔向大海之時,難免開始夾帶許多未經刪選的雜質,影響到知識的純度。
不同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的網路1。0版,當時只算另開了一個傳媒管道,如今的網路2。0版鼓吹全民上陣。人人去維基百科撰寫知識,開部落格抒發生活心得,上YouTube貼自己邊挖鼻孔邊洗澡的錄影。缺少了傳統的專業把關者如編輯、學者、教師,網路上充滿了各種來歷不明、未經查實的文字。
由於網路的匿名性,讓文字來源更難查證。網路空間早已不再無辜,大型企業、公關公司與政府機構進入維基百科改寫自己的檔案,或開設看似獨立的部落格宣傳自己的主張。每回隨著大選迫近,參政的美國候選人在維基百科的個人檔案都會遭到對手篡改或新增負面暗示的字眼。
不像傳統媒介,所有作者與編輯都身份公開,公司註冊有案,若是報道不實,你隨時能上法院控告該公司與責任編輯,在網路上,你找不到文責的物件。一名退休的美國記者抗議維基百科無憑無據地寫他參與刺殺肯尼迪總統的陰謀,維基百科宣稱他們只是中性的載體,恕難擔錯。而一名大氣科學教授上到維基百科試圖修改一條錯誤的基本知識,卻被憤怒的無名網友一再刪除,對方的唯一理由是“你的資料不過是另一種說法”。
匿名性讓網路輕易成為人格殺手的天堂、知識的百慕大三角區,因為“三人成虎”的定律,讓知識求證變得困難,資料論證似是而非,而人們仍習慣性懷疑主流機構的利益動機,往往傾向相信網路上的業餘說法,在不知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下,以為網民一定是毫無私心的中立者,也很少懷疑部落格的言論是否足夠專業。
因此,質疑
《讀者和主角絕是真愛》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