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年,總政聯絡部長楊思德找周之同,讓他寫出西伯是怎麼犧牲的證明材料。周之同說:“他是自己服藥自盡的,寫不寫?”楊部長想了一下說:“不寫。”周之同就只寫了在什麼地區,一塊大石頭旁犧牲的。過了一段時間,周之同問楊部長:“他是自己服藥自殺的,你怎麼不讓寫?”楊部長想了想說:“我怕自己犧牲的不算烈士。”周之同說:“雖然是在戰場上自殺的,也應該算烈士。”
漢斯·西伯戰場自殺 秋迪淚灑大青山(2)
在眾多的關注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中,西伯算是最執著最忘我的一位,以至於他的妻子秋迪為此痛苦一生。但凡西伯能突圍出去,他也不會選擇服毒,他參與中國革命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更多的生靈獲得自由嗎?他為什麼輕易選擇了放棄?他是絕望了,他不願意看到圍上來的日軍將他活捉。他能想象被俘之後,他將會遭遇怎樣的折磨,兩個多月在山東的所見所聞,他已經領略了日軍侵略中國的殘暴。是的,他的眼前一定閃過妻子秋迪那雙渴望的眼睛,但是他無力去愛她了。他想她應該能體諒他的處境,他決然去死,總比被俘後慢慢被日本人的酷刑折磨致死更好些,他這也是對愛人負責任的一種選擇啊!不知秋迪能否原諒和理解他。
就在西伯在大青山結束他的生命之時,他的妻子秋迪在上海的一間小屋裡,剛剛把他在山東寫的《論在中日戰爭中政治、經濟的變化》一書的提綱輾轉發到國外。秋迪像只孤雁,在陌生的上海等著丈夫的訊息,她已經自覺地參與到丈夫的工作中去,她不僅成了丈夫生命中的一部分,還成了他工作中的助手。躺在上海那間狹窄的小屋裡,她覺得自己像漂浮在大海之上的一葉小舟,從她愛上他那天起,他帶給她的是一種動盪的生活,讓她不安又讓她覺得刺激而有趣味。
那時上海時局很亂,許多國際友人都離開了,但秋迪苦苦地在上海等丈夫的訊息。她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抗戰勝利後,有關部門才與秋迪聯絡上,她才知道丈夫已經永遠地留在大青山了。
來時是幸福的一對人,回途中卻只剩下秋迪一人。她想不明白,一個男人,既然對妻子許諾過給她幸福,為什麼可以半途毀約?
秋迪跑到大青山找她的丈夫,但她的西伯已經變成一塊石碑,冰涼地看著她,縱使她說多少句愛情話語,他都冷麵以對。秋迪快瘋了,她衝著丈夫葬身的大青山五道溝,憂怨地喊她的愛人,可是任她怎麼喊,空寂的大青山,回應她的只有自己的聲音。秋迪滿懷憂傷離開了中國,她以為這一生再也不會回來了。
可是,1963年初夏,離開中國18年後,依然獨身的秋迪,忍受不了思夫之情,萬里迢迢重回大青山,為西伯掃墓。她讓所有隨行人員離開,獨自陪著西伯。她跟他說話,就像在德國新婚時那樣,就像在上海等他時那樣,她愛他,她怨他,她恨他,她思念他,她想抱住他痛哭,她想讓他抱著她,她想念他的身體的溫存。可是,並不會因為愛人來了,西伯就能從地底下站起來;也不會因為愛人依然愛著他,西伯就可以開口說話。西伯沉默著,任由妻子的淚水浸到他的身體裡,雖然他不說話,但他一直看著妻子,他的心在感受著妻子的愛。他多麼想說,我也愛你!但他說的是另一個世界的話,妻子聽不懂。
秋迪再別大青山,再別丈夫西伯,隻身回德國去了。
1981年,又是18年過去了。年過六旬的秋迪,再次來到大青山。她親手採來無數鮮花,放在丈夫墓前。她依然像年輕時那樣,數落丈夫的中途毀約,抱怨他不夠愛她,否則怎麼會丟下她不管呢?她告訴丈夫,這恐怕是最後一次來見他了,因為她老了,老得連路都要走不了了,希望他別怪她。明明是丈夫沒有把愛情堅持到底,秋迪卻要丈夫原諒她。她告訴他,一生都愛著他,直到生命結束都會念著他!
秋迪走時,從丈夫西伯墓前採了一把小麥,她對隨行人員說,“我要把它們帶回去種在德國的土地上。”她想讓自己心中長出中國的麥子。她的心中早已長出一座大青山,等她走不動時,她就和丈夫一起埋在大青山。
秋迪的晚年,基本上在整理西伯的文稿中度過。1986年出版的《西伯文集》中,收入的外文原本,全部是秋迪提供的。她以耄耋之年,為蒐集、鑑核西伯的資料付出了大量勞動。
劉峰宜抗婚(1)
抗戰時期,一大批女學生投身了抗日救國的隊伍。只要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一定就會有愛情產生。尤其在女性稀少男性眾多的部隊裡,男女之間的事就顯得既簡單又複雜。許多滿懷
《抗日戰爭女囚》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