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軍械司今生 (第1/2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神秘的地方。而在開封府,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軍器監。這裡,曾給大宋帶來過輝煌的戰力和非凡的就業力。 老人們的記憶裡,春暖花開的日子,恰逢暮春夏初的涼爽。結束了匆忙的一天,匠人們下班後,來到古香古色的萬歲山上逛逛,尋到一份屬於自己的靜謐與神秘!曾經紅火一時的軍器監,沉澱了一代開封人的記憶。 在開封古城,清晨,濛濛的陽光照亮了這座千年歷史古城。睜開睡眼,迷離中迎接著此起彼伏的鍛造聲;中午,太陽當空,暖暖的陽光鋪滿了古城開封的每個角落,城中的人們或忙碌、或悠閒,但軍器監的匠人們一定忙併快樂著;夕陽西下,一抹嫣紅灑向古城開封,染紅了城西的天空,像染池裡撈出的剛染好的紅布。 古城開封,大宋軍器監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建築,如今也被刷上灰舊的痕跡。那個宋仁宗皇帝親筆書寫的匾牌“大宋軍器監”已被灰塵所籠罩,好似多年都沒有擦拭過了。門口連個站崗的禁軍也沒有,就任由我們這些陌生人暢通無阻地闖進院裡。 隨著時光的推移,那些密集高大的建築日漸蕭條、幾近破敗。若只是從其斑駁、灰舊的外表看,就會有一種百年建築的錯覺感。其實,不過幾十年。特別是南門的“九龍壁”恢弘氣派,古樸的院牆映襯著高聳的城樓,彷彿一秒把人拉入到宋朝的繁榮時刻。走進軍器監,你或許會覺得殘敗破舊,其實不然。這裡的每一個地方寫滿了歷史的滄桑。車床鐵架、錘子管鉗、兵器架子、大炮展臺......雖然,這些東西有些早已鏽跡斑斑,但都反映著這裡曾經的繁華。青磚、琉璃瓦片在歲月的侵蝕中日漸剝落,凌亂的桌凳、褪色的幔布和一些廢舊物品,一起闡述著曾經的故事和一座城的記憶。 從繁華到落寞,軍器監對映著整個大宋的時代變遷。我們陪她走過最繁華的日子,也要耐心等她醒來。因為從南到北,都是大宋匠人的印記。李威、張怒都曾經在軍器監灑下一腔熱情,隨後,被迫走出這裡,成為落魄匠人,走到了上街找活的地步。如今,故地重遊,老眼含淚,感極而悲者矣。 再往前走,二三十個年老的匠人正在陽光下叫嚷著,打著紙牌。 李威上前問道:“請問這位兄弟,軍器監編判大人現在何處?” 那人站起來,指了指遠處樹下:一位老人斜倚樹下,矮几上放著一杯酒,看來他已醉眼迷離。 李威走到跟前,行禮道:“編判大人現在可好?” 老人抬起頭,看了一會,站起來,問道:“呵呵!我好得很,現在不用幹活了,就喝小酒。兄弟可是李威?” 李威笑道:“編判大人,正是在下。” 老人笑道:“兄弟走得好啊!我們老兄弟幾個當年為了大宋的兵器累死累活,如今留下的沒幾個了。想當年我們這裡加班加點,現在你看,就剩那幾十個老匠人,也只有靠打牌打發日子了。” 李威問道:“編判大人,為何會如此蕭條?” 老人苦笑道:“兄弟走得早,是不知道,當年三司看我們有活做,俸祿高,便將鍛造的活搶回去,只教我們研究創新,研究出來了,由他們製造賺錢。我們的能工巧匠眼看這點收入養不活一家人了,便一個個外出找活路去了。只留下些無用的老人,誰還有能力研究創新,慢慢地這裡就蕭條了。沒有了我們軍器監的研究創新,他們三司也做不出來新東西。這幾年,我們大宋在兵器上也只是吃我們老哥們那時候的老本了。那就喝酒吧,沒我什麼事了。我也樂得清閒......” 我悄聲問張怒:“此是何人?” 張怒回道:“這便是當年搗鼓出三弓床子弩的軍器監編判大人戚無雙。” 戚無雙?這人我知道。是後世抗倭英雄戚繼光祖上。北宋時期的另一種重型遠射兵器是床弩,也稱床子弩,是在唐代絞車弩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是將2~3張弩弓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強弩,大大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張弩時用粗實的繩索把弩弦扣連在絞車上,兵士搖轉絞車,張開弩弦,安好箭,放射時,要由兵士用大錘猛擊扳機,機發弦彈,把箭射向遠方。 《武經總要》中記錄的這種使用複合弓的床弩有8種,可以依弩的強弱和射程分為兩類。一類是雙弓床子弩,上面裝著兩張弓,分別置於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後部,兩張弓相對安裝。又分為雙弓床弩、大合蟬弩、小合蟬弩和雙弓蚪子弩4種。發射時先用一條兩端帶鉤粗大的繩索,一端勾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絞車的軸,然後由五、七名或十餘名戰士合力絞動絞車,把弩弦張開,並扣在機牙上,專管裝箭的弩機手安好弩箭,並瞄準目標。放射時靠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動扳機的,專管發射的弩機手高舉一柄大錘,用全身的力氣錘擊扳機,於是巨大的弩箭呼嘯著飛向目標。這些箭比較粗大,箭鏃是扁鑿形的,所以稱“鑿子箭”,一般射程為120
《梁山不高聚好漢求下聯》 第97章 軍械司今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