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琅琊獨龍崗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告別阮小七母子,走出梁山泊。黃鉞等五人便朝著沂州(琅琊郡)獨龍崗方向走去。從濟州到沂州(琅琊郡),也就是六七天的路程。
臨沂,古稱“琅琊\",一直以來是文人騷客鍾情之地,寄託了多少歡喜與憂愁。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在臨沂出生,或者途經臨沂,揮毫潑墨留下了不少千古流傳的詩句。“臨沂”,它的名字隨著數千年的時光,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藏在詩歌中的臨沂美景,就是這樣逼真貼切。
黃鉞幾人一路遊山玩水,好不愜意。這日,他們來到了沂水河畔,只見河水碧波盪漾,清澈見底。 “如此美景,正適合作詩一首。”黃鉞笑著說道。“黃兄說得不錯,此等美景,若是不作詩一首,豈不可惜。”其中一人附和道。
於是,眾人紛紛吟詩作賦,表達著自己對眼前美景的喜愛之情。黃鉞忍不住,也賦詩一首《獨龍崗攬勝》:“蒼蒼微曙靄高臺,幾樹桃花昨夜開。疏柳啼鶯三月屆,斷雲迷雁九天來。千門闢盡晨鐘散,百役奔初曉漏催。此際登臨觀下境,獨龍崗上擁蓬萊。”惹來一陣喝彩之聲。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若隱若現的笛聲,如梵音仙樂一般。笛聲婉轉悠揚,如泣如訴,令人陶醉。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不知是哪位高人在此吹奏?”黃鉞讚歎道。
眾人尋聲望去,只見不遠處的一艘小船上,一位白衣女子正在吹笛。她的身姿婀娜多姿,宛如仙子下凡。黃鉞等人看得如痴如醉。,就如同詩仙李白寫的《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蘭陵美酒是琅琊傳統名酒之一,釀製歷史可上溯到春秋時代,距今有2000多年。酒色呈琥珀光澤,晶瑩明澈;保有原料的天然混合香氣,濃郁襲人;酒質純正甘冽;口味醇厚綿軟。雖時光已遠,幽香依舊在。
說到沂水詩歌,屈復有《沂水春帆》一首,詩曰:“沂河桃李布春暉,無數舟連畫尾歸。夾岸林花銜日落,滿天帆影帶香飛。水轉山煙隨欸乃,村回鳥路入芳菲。行人誰問仙源路?只有魚郎坐釣磯。”
沂河的源頭在沂源。沂源因地處沂河源頭而得名。這裡歷史悠久、地傑人靈,早在四五十萬年之前,中華民族的祖先“沂源猿人”,就在這塊物華天寶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人文古蹟、野館湯泉。
舒祥也有一首《蒼山疊翠》,詩曰:“好山面面削芙蓉,吐月摩雲勢更雄。數疊好峰青列戟,幾層晴嶂碧連空。巍峨低視淮陰小,突兀高聯泰嶽崇。日暮捲簾看昳色,滿天佳氣雨濛濛。”
蒼馬山在古琅琊八景中,存在最為完好。真正的蒼山疊翠奇觀在細雨初停、霧雨掩映的天幕下出現,一前一後,一虛一實,前後兩峰重疊,蒼蒼茫茫,鬱鬱蔥蔥。蒼山疊翠與海市蜃樓當屬同一原理。
獨龍岡前有三座山岡,列著三個村坊。中間是祝家莊,西邊是扈家莊,東邊是李家莊。撲天雕李應曾為李家莊莊主。後來成了梁山掌管錢糧頭領之一,善使渾鐵點鋼槍,背藏五把飛刀,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沒。被授中山府鄆州都統制,上任半年後和鬼臉杜興辭官,回家鄉沂州獨龍崗李家莊做了富翁。
李應在梁山地位如何呢?開始排名第六,僅次於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柴進。先是總管山寨錢糧金帛,後為前後左右四軍裡排第一的前軍老大。可見,在山寨人眼裡李應的威望和領軍能力還是很強的。隨著一百零八人齊聚,梁山第三次人事大調動,李應和柴進又一起掌管錢糧,排名第十一名,排在柴進、李應前面的除宋、盧、吳、公孫四巨頭外,其餘為帶兵馬歸降的關勝、呼延灼、秦明、花榮,加上老梁山代表林沖。這個排名不低。李應和他的心腹杜興都是徵方臘一役的倖存者之一,回京受封,他當了半年官之後,辭官歸田,帶著杜興一起回到獨龍崗繼續作富家翁,這對主僕堪稱人生贏家,閱歷之豐富更不是常人能比,富翁當過、土匪當過、大官當過,端的是精彩人生。
黃鉞一路走了六七天,才走到李家莊。“來者何人?”門樓上方的一名壯丁大聲喝道。“我乃京城李莊主故人,特來拜訪,請您通報一聲。”聽到“莊主故人”四個字,門樓上下的壯丁們神情都有所緩和。其中一名看似領頭的壯丁揮了揮手,一人跑下門樓,通報進去。一會兒,出來一位管家,只見他:生闊臉方腮,眼鮮耳大,貌醜形,穿一領茶褐衫,戴一頂萬字頭巾,系一條白絹搭膊,下面穿一雙油膀靴。不是鬼臉杜興是誰?
杜興也不點破,悄悄地將黃鉞等五人請進莊門。 莊
《梁山不高聚好漢求下聯》 第80章 琅琊獨龍崗(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