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微生物的發現歷程 (第1/2頁)
搞程式碼的醫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午飯時間,因為不讓看畜生之家,沒有合適的電子榨菜,想了想放個關於微生物的影片吧。眾人只見天幕進入一個粉紅小軟體,搜尋一番,開始播放影片。
“快看快看,主播剛才說看這個能減少生病”關乎自身,這下子老百姓們很是積極。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細菌病毒是如何被人類一步步發現的】
【在崇禎 15 年,也就是 1642 年,明朝傳染病學家吳又可著作的《瘟疫論》中創立了“戾氣”病因學說,強調瘟疫和傷寒完全不同,明確指出“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可見吳又可在實踐中隱約察覺到這種看不見的致病源的存在,但受限於各種因素並沒有真正找出真兇。】
【其實很多疾病都是用細菌病毒帶來的,比如人鼻病毒,會導致人體感冒,這還是比較溫和的病毒, 還有一些比如天花脊髓灰質炎等等,就比較兇狠了,那可是給人類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災難】
“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
“這感冒居然還是隻是溫和病毒所致,我的個老天爺啊,這髒東西得有多狠啊”。
“是啊是啊,那個後世這麼注重這個,我先去洗個手再吃飯”
“同去同去”
醫館這邊。
“恭喜恭喜啊,吳大夫,青史留名了啊”同伴祝賀道,
“謬讚謬讚,可到底還是沒有發現那什麼細菌病毒”吳又可又盯著天幕,希望得到些靈感,他始終記得手術室那一遍又一遍強調的無菌,原來感冒生病,傷口化膿,還有傳染病真的是這些不可見之物導致的。
【到了 1665 年,羅伯特·胡克造了一臺顯微鏡,他在使用顯微鏡觀看小木片時發現了一個個的小格子,後被其稱為細胞。同時期,列文·虎克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過硬的鏡片打磨技術,製作出來放大倍數達 300 倍的顯微鏡,他觀察了死水塘的水和牙垢,在這些材料中看到許多小生物,這使得人們對微觀世界有了基本的認識】
【不過在真正認識到細菌得到 200 年後了,主要是這段時間微生物學沒什麼發展,一是顯微鏡技術限制,二是當時人們受自然發生論影響,認為腐肉生蛆,池塘突然出現青蛙是自然發生的,所以仍然不相信這些微生物能致病。】
“不應該是由天地之氣產生的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對啊對啊,這憑空冒出來不就成說書先生講的孫猴子一樣了嗎”。
人們討論著這些造物是什麼來的時候,影片就講到很有意思的部分了。
【1864 年,巴斯德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這種瓶子分為兩部分,一是瓶頸如鵝頸彎曲,是連線肉湯容器和外部空氣的通道,二是裝肉湯的瓶體。】
【這個實驗,首先準備兩個容器,第一個就是普通的燒瓶,瓶口豎直朝上;第二個就是剛才提到的鵝頸燒瓶,兩個容器分別裝好肉湯。然後把肉湯煮沸、冷卻。兩個瓶子都沒有用塞子塞住瓶口,而是敞開著,外界的空氣可以暢通無阻地與肉湯表面接觸。他將兩個容器放置一邊。過了三天,第一個燒瓶裡就出現了微生物,第二個燒瓶裡卻沒有。他把第二個瓶子繼續放下去: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直至四年後,曲頸頸瓶裡的肉湯仍然清澈透明,沒有變質和產生微生物。巴斯德透過鵝頸瓶實驗證明了細菌不是憑空出現,並由此提出細菌致病理論,成為近代微生物學奠基人。】
“這個有意思,少爺我也來試試”雖然沒有圖片上那種透明容器,但想來瓷器也可以,就是要砸碎了看,無非多做幾組,對比著看,我可真是個天才。
許多頗有家資的人也覺得有趣,紛紛動起來手,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機會啊。
還有些人注意到那不容易過期的肉湯,有了靈感。
【可以說巴斯德這個理論影響了很多人,包括研究病毒的,但病毒比細菌小太多太多了,傳統光學顯微鏡無法看到,這導致病毒的發現有些曲折。】
細菌已經看不到了都被發現了,居然還有更小的,難怪後世醫學發達,這是刨根問底啊,一個老大夫對著自己的學徒說,“研究醫藥,必須如後世那般刨根問底,懂得病理,才能知道如何治病,才能開出藥方,明白嗎?”
“嗯嗯,師傅我們永遠做那個顯微鏡嗎”
“那得靠你咯,我們連那被主播稱為玻璃的玩意都做不出來,更別提磨鏡片了”
小學
《錯位時空出自哪首詩》 第6章 微生物的發現歷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