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軍神李靖 (第1/2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崔芮趕緊將房玄齡的答覆告知崔崇和李俊,兩人這下子便放下心來,趕緊組織人員籌劃,制定詳細章程。
午後,平康坊李府。
李靖軍功顯赫,但因不是李世民嫡系,頗得忌諱,故一向為人低調,不與旁人結交,連自家親戚間也鮮少走動。崔芮有些奇怪,這次怎的就願意見他們了呢?
到了李府側門,崔芮下馬,隨從上前敲門。一張老臉伸出門洞,見是崔府馬車,忙開門道:“原來崔府的姑奶奶和姑爺到了!”
隨後,匆匆走出一四十上下的男子,道:“景瑞和七娘到了?”
“子仁兄!”崔芮拱手道,又指著自家長子,“這是某家長子,名瑾。”
崔瑾忙行禮:“叔父大人安好!”按這歲數,應該是李靖的長子李德謇了,從三品將作監大匠。歷史上因與李承乾交好而被連累,被流放嶺南,又因李靖的緣故,徙至吳郡。李靖去世,其承襲衛國公爵位。哎,歷史上的李承乾真是害人不淺啊,連累了多少功勳之家?
李靖已近花甲,胸前長鬚飄飄,身高且健壯,英武中透出儒雅。神色甚是溫和,待崔芮等人行禮罷,笑道:“七娘便跟你嬸孃好生親近,景瑞,你們隨老夫來。”這個你們,自然是包括了崔瑾。
古人說話談事,喜歡在書房。
書房佈置得簡單而雅緻,兩面靠牆全是書。崔瑾興致勃勃地墊著腳跟瞧。
李靖笑道:“這裡全是兵書和各地雜書,瑾兒怕是沒興趣。”
崔瑾一聽,哀求地瞧了自家老爹一眼。崔芮搖搖頭,道:“叔父大人,您不知,瑾兒得知要到您府上拜年,昨兒夜裡鬧騰很晚才歇息,說未曾想到大唐的軍神竟然是自家叔祖。”
“軍神?”李靖一愣,饒有興趣地問,“你這孩子,不過是打贏了幾場仗,全賴將士不畏生死,哪就能稱為‘軍神’?此話不可再說,若讓旁人聽見,諸將必是不服!”他告誡道,隨時和善,卻掩飾不住眼底的寞落。
崔瑾正色道:“叔祖文武才略過人,早年懷才不遇,直到建唐以來才得以施展才華,逐漸委以重任,定蕭銑、撫嶺南、平輔公祏,屢建功績。凡有才華者,必是遭人嫉恨。侄孫曾聽得一言,現請叔祖指正。有隱士一曰寒山,一曰拾得。一日,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叔祖以為拾得之言如何?”
李靖沉吟半晌,長嘆一口氣,道:“你雖年幼,卻有大智。這些年,是老夫計較了!”
“侄孫前兩年不能言行,如活死人般,唯日日胡思亂想,不料竟有些心得。”崔瑾又道,“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李靖默唸幾遍,擊掌道:“妙,妙!”
“咦,瑾兒,為父怎未曾聽過此句?”崔芮問。這心境,豈是四歲幼童所有?即便是崔崇、李俊等人,也不是時時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家族利益而謀劃?
崔瑾不慌不忙地道:“那兩年,阿姊在兒子跟前不是誦讀《道德經》便是《詩經》,若非兒子會說話了,或許連《周易》都會背了。”
崔芮嘀咕道:“某也是熟讀詩書,怎就未悟得此句?”但也知長子的想法與別的孩子不同。
“老夫活到這般年紀,竟然還沒有你這孩童看得清楚!”李靖感嘆道。這些年,內心的苦楚唯有自知。年少時,空有一腔抱負,卻無施展之地。發現李淵準備造反,喬裝為囚徒企圖高密,不料被其抓獲,差點被斬。僥倖活命,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衛。奉命赴夔州安輯蕭銑,由於前方險塞被其控制,遲遲不能前進,李淵密詔許紹將他處死,幸虧許紹為他請命,才免於一死。不久,開州蠻人首領冉肇則叛唐,率眾進犯夔州,他率八百士卒大破蠻兵,又在險要處佈下伏兵殺死肇則,俘獲五千多人。此後,終於獲得李淵的信任,改變對其成見。兩次徘徊在鬼門關,讓他深切地體會到,言多必失,多得多錯得多。所以,他更加少言寡語,只做好分內事,其餘概不關心。於是,在玄武門事變中,他保持沉默,也因此而遠離李世民的核心。但是,他無悔。他知君王疑他,故而更加沉默寡言,朝會爭論,他總是一言不發,宰相們議事,他也是多聽少言。他不斷地避讓,仍是無意中得罪了人。但是,他無悔。是的,他無悔,可是,在無數個夜晚,他總是端著酒盞默默地望著夜空。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
《重生之大唐逍遙戰神》 第三十九章 軍神李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