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一時間,在北平城的燕王左衛士兵家屬聚居的坊內,一個並不大的院子裡,一對已經年近四旬的婦女緊握著雙手,互相之間流著眼淚在訴說著離別後各自的境況。

其中一人說道:“既然你們在京城的買賣做不下去了來了北平,就在這裡安頓下來吧。北平左近百姓不多,又是北方重鎮,兵士很多,不論是幹些縫縫補補的事情,還是做些其他的小買賣,又或者是在鄉下買些田地,都是差不了的。只要肯幹,就不至於活不下去。”

另一人忙說道:“肯幹肯幹,只要是正經的活計,我們都能幹,並且我們還有一些本錢。不過還得勞煩大姐幫我們找個房子先租下,我們也好有個安身的地方;以後做買賣,還得指著大姐、大姐夫幫忙呢!”

先一人聽到她這番話。心下鬆了口氣。她對於多年不見的妹妹當然是歡迎的,但是如果他們這一大家子就賴在她家裡,她也是不願意的,現在聽到他們願意自力更生,當然鬆了一口氣。

這後面說話的人就是從京城一路來到北平的陳晨一家中陳晨的母親衛氏了。他們水路兼程,終於是在今天到了北平城。

然後就是各自的親屬相見了。衛氏的大姐,以後稱之為衛姐,家裡人口不多,只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在軍中效力,小兒子和女兒出來見面。衛氏少不得每人給些見面禮。

陳晨一家的人就多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有譚緯兒。衛姐看到其他人都不在意,隨手送些小玩意兒得了;但是當她看到譚緯兒的時候,驚異的問道:“妹妹,這也是你的女兒?”

衛氏說道:“這是他爹家那邊兒的親戚,父母雙亡,只有自己一人,投奔我們。他爹因為這孩子的父母對他很好,所以一直養著她。”

衛姐看起來是將信將疑,細問了家鄉、年歲等,最後說道:“你今年也不小了,十六七歲的人了,怎麼,還沒有成親嗎?”

衛氏說道:“這不是這孩子的父母去世耽誤的嘛!總不能在孝裡出嫁。孩子的娘又去世的早,父親又粗疏,沒來的及給她定親就去世了。今年剛出孝,我們家又是這種情況,也沒顧得上找婆家。”在她說話的時候,譚緯兒一直沒有插話,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

衛姐說道:“女孩子這麼大了沒婆家可不行,好在還不到十七,還不算老,等你們安頓下來了,我就當是自己家的孩子給你找個婆家。”

譚緯兒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了這個年紀的女孩兒的羞澀,仍是不語。

然後又說了幾句話,衛姐安排他們先在自己家住下。

安頓下來以後,等到衛姐出去了,衛氏走到譚緯兒的臥房,對她說道:“譚姑娘,真是對不住,誰知道我這大姐一見面就說起你的事情,我也只能現編了一些說辭。”

譚緯兒說道:“姨母可別這樣說話。我現在可不是宮裡的尚功了,你現在就是我的親姨母,我的父母也都故去了,現在全憑姨母做主。”

衛氏聽她如此說,放下心來。又說道:“那我大姐說的,給你說親的事情,你怎麼看?我是覺得你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已經快十九了。雖然現在說是不到十七,但是也得琢磨這件事了。”

譚緯兒停下正在收拾房間的手,坐到炕沿兒上,沉思不語。她明白自己現在在民間,宮裡的規矩都不作數了。自己作為姑娘,總是要嫁人的,自己早有準備了。

但是到底是怎麼嫁還得好好想想。到底是嫁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家,還是嫁到官宦人家去當妾?

譚緯兒思考一會兒,還是沒有想好。於是說道:“姨母說的是,我總是要嫁人的。”

衛氏一喜,然後收斂了喜色,說道:“那姑娘是想要嫁到什麼樣的人家?我是覺得老實巴交的小買賣人或者農民家裡最好,但是怕姑娘過不了這樣的苦日子,在我們家姑娘可以只幹輕省些的活兒,但是嫁出去了人家不知道姑娘的身份,未必會優待姑娘;但是富貴人家,現在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姑娘恐怕當不了正妻的。”

譚緯兒知道她這是不想總帶著這麼一個拖油瓶,想早日甩出去。當然,她還算有良心,知道和自己商量著來,看來還願意帖嫁妝;但是自己也得識相。

她聽衛氏的意思,是想把她嫁到相似的人家家裡,但是總還是有顧慮,所以並未說死。

但是她不能不識相。於是譚緯兒說道:“我出宮時雖是尚功,錦衣玉食,但是初進宮的時候也是在老嬤嬤手底下幹過苦活兒的,不怕苦日子。”

衛氏又是一喜,說道:“那等到我們安穩下來了,我就拖大姐給姑娘找

《踢開頭成語四字成語》 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