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塞爾柱末世再現(上) (第1/3頁)

花無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科佩特山,對於波斯人來說像極了中國人心目中的陰山,農耕、遊牧在此分界。

該山北坡有大面積草場,山上河流在山脈與卡拉庫姆大沙漠之間形成一處狹長的綠洲,遊牧部族佔據優勢時這裡自然全部都是草原,農耕部族佔據優勢時則又成了綠洲田園。

塞爾柱帝國的立國之基是裡海附近的烏古斯人,實際上就是土庫曼人,裡海附近的土生突厥人是也,帝國成立後塞爾柱便將大量的烏古斯人遷徙過來,讓其在科佩特山北坡放牧。

不過他與以前的遊牧部族佔據波斯後採取的策略不同,他並沒有將這一帶全部變成牧場,綠洲地帶繼續耕作,但管轄者則變成了烏古斯人。

遷徙過來的烏古斯人不但進入了科佩特山,還進入了捷詹河流域,成了捷詹河綠洲的主人。

科佩特山北麓綠洲最西側的城堡是卡贊吉克,最東端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木鹿城(馬雷)。

等到塞爾柱帝國崩潰時,這一帶已經鋪滿了烏古斯人,以前的波斯人成了需要繳納賦稅的農戶,而經過幾百年不斷遷徙進來的西突厥人又恢復了他們祖先的身份——鍛奴。

當然了,不少西突厥人也成了騎奴。

花拉子模崛起後,自然不會坐視這一帶烏古斯人的壯大,他們又大量引入了欽察汗國的欽察人、康里人,他們自然是職業騎兵,以前的主人烏古斯人搖身一變又成了牧奴、騎奴,但西突厥人的鍛奴身份仍未改變。

摩訶末上臺後又將這個地帶一分為二,東側以馬雷為中心的地方隸屬於呼羅珊總督,西側以阿什哈巴德為中心的地帶則直接歸屬玉龍傑赤管轄。

此時,距離修建連線阿什哈巴德與阿姆河的大運河還遠得很,故此,這裡的綠洲地帶遠不如花拉子模、河中肥沃,就算是一早遷徙到這裡的波斯農戶也是半牧半農。

是否有些像中國陰山南麓一帶的河套平原?

這塊地方徹底定居化、農耕化還要等到俄羅斯帝國崛起後。

這樣的地方人口顯然不多,但位置卻異常重要,律慶知曉,時下的阿什哈巴德總督、欽察人哈桑也知曉。

契丹人突然從河中出發襲擊了對岸的穆國城(土庫曼納巴德)之事顯然早就傳到了哈桑耳裡,甫一傳來,他就心動了。

花拉子模帝國要崩潰了,就好像不久前的塞爾柱帝國一樣,後者崩潰時駐防各地的總督沒一個痛心疾首的,有的只是滿滿的喜悅,自那時起他們紛紛搖身一變成了效忠巴格達哈里發的“埃米爾”。

哈桑顯然也是這麼想的,從埃米爾到蘇丹那需要運氣的加持,但你若是毫無行動,再多的運氣也不行。

何況,摩訶末為了鎮守花拉子模,將控制的波斯地區大部分兵力都抽調到了那裡,導致呼羅珊地區異常空虛。

哈桑立即行動起來了。

阿什哈巴德南面是科佩特山,此時的人很難逾越,北面則是卡拉庫姆大沙漠,一般來說很少有人能攻到這裡,只要守住了西邊的卡贊吉克,大可從容向東進軍。

故此,律慶想錯了,摩訶末也想錯了,哈桑根本沒有心思介入花拉子模戰場,而是一門心思想拿下木鹿城,以控制整個科佩特山北面綠洲!

原本,摩訶末在阿什哈巴德留下了一萬步騎,哈桑很大膽,只在卡贊吉克留下兩千步軍駐守,餘者全速東進,三日功夫便抵達木鹿城城下,打的幌子自然是協助該城守軍防禦契丹人。

守將絲毫沒有懷疑,因為此時木鹿城北面的屏障、阿姆河南岸的大城穆國城(土庫曼納巴德)已經落入西遼國河中總督韓去病手裡。

故此,當韓去病同樣在穆國城只留下三千步軍,自己親自帶著五千騎以最快的速度越過了卡拉庫姆沙漠抵達木鹿城時,城頭已經變換了大王旗。

哈桑拿下木鹿城並沒有費多大的功夫,因為該城的守軍將領也是烏古斯人,也就是花拉子模人的奴騎兵首領,他自然不是總督,只是一個都督,當哈桑大軍進城後便將指揮權交了出來。

於是,韓去病面臨的就不只是五千步騎的敵軍了,而是一萬三千步騎!

木鹿城,先後是安息帝國的首都、黑衣大食龍興之地、塞爾柱帝國崛起之初的前進基地、花拉子模帝國以前的呼羅珊總督所在地,顯然是一座雄偉的大城,方圓二十里,人口百萬,更是整個波斯地區工匠最多的地方,與玉龍傑赤一起號稱帝國雙壁。

與之相比,尚沒有大發展的阿什哈巴德就相形見絀了。

哈桑顯然想好好守住這裡,

《西遼什麼時候滅亡》 第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塞爾柱末世再現(上)(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