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1/2頁)
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馮去疾陪著笑臉,問道:“不知陛下突然召見犬子,所為何事?”
那侍者既然收了銀子,自然樂意提點,悄聲道:“說來也怪。前半夜,陛下跟左相大人密談良久,後來還親自送左相大人出了宮。沒一會兒,左相大人又送了什麼物件呈給陛下,陛下忽然就叫傳御史大夫馮劫。”
與李斯有關?
馮去疾與兒子馮劫對視一眼,皺眉不解。
他們馮氏與李斯一族,同朝為官,雖然互為制衡,卻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從不曾有過齟齬。
馮去疾看那侍者模樣,知道再多的情況他也不瞭解了,笑著拱手道謝,讓家僕又取了一封銀子奉給那侍者。
“馮御史,咱們這就走?別讓陛下等著。”
馮去疾對兒子道:“陛下有召,不能耽擱。你且往宮中去,我這就派人往左相府上打聽一二。到了陛下面前,你小心行事,不要觸怒殿下。”
馮劫一一答應。
馮去疾親自掌燈,闔府大人無論男女一起出來,送馮劫出府。
直到望不見入宮的馬車,馮去疾才嘆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都回去。”打發人往李斯府上去了,自己這一夜是無論如何無法安睡了,便守在書房等訊息。
胡亥哪裡直到自己一道詔令,把馮府上下攪得心慌不已、不能入眠。
他雖然是為了問滅楚之戰的詳情,然而馮府眾人並不瞭解。
最關鍵的是,他在眾臣眼中,還是個血洗了全部兄弟姐妹、殺了蒙氏兄弟、東巡盡斬忠臣的無道之主,就是前幾天還把博士給吊起來打、讓人斯文掃地。
想胡亥這麼個形象,也難怪馮府上下都如臨大敵。試想一個殺自己兄弟姐妹都不手軟的人,一時怒了殺個御史大夫又算得了什麼?
馮劫忐忑不已入了咸陽宮,經謁者通報,踏入殿內,卻見年輕的皇帝正在秉燭觀書。
胡亥見馮劫來了,推開正揣摩著的《秦記》,笑道:“這麼晚找你,你怕是睡下了?”
馮劫見皇帝態度溫和,一顆心放下大半,謹慎道:“臣還不曾歇下。”
胡亥起身,走到地圖前。
馮劫這才看到高懸的作戰地圖,他如今近四十歲,十多年前的滅楚之戰是親歷的,一眼便認出了是當時的作戰圖,前後一想,便知道陛下是為此召見,於是剩下的半顆心也落回了肚子裡。
胡亥也不囉嗦,開門見山道:“朕這兩天在琢磨滅楚之戰,有一事不明,要請教於馮卿。”
官員中精通兵法又在咸陽的人,御史大夫馮劫是第一位的。
馮劫忙道:“不敢。陛下請講。”
胡亥指著圖中交戰之地,“你來之前,朕已經翻閱過我朝記事,關於這一段寫得頗為含糊,只道李信是為項燕偷襲所敗。朕卻覺得奇怪。”
馮劫忙問道:“不知陛下覺得奇怪之處,是什麼地方?”
胡亥仍打量著那地圖,指了指陳城下面的項城,“李信當初為何不南下攻打項燕的封地項城,卻往東要攻遠處的城父?”
馮劫精通兵事,道:“城父有糧草,若能攻下城父,便能以戰養戰,而且消除了東側隱患。李信用兵,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胡亥自失一笑,道:“朕班門弄斧了。”
馮劫一下子就冒汗了,忙道:“不過李信後來想要直撲楚都壽春,放棄項城,的確是失掉這場戰爭的原因。”
胡亥來了興趣,“哦?馮卿仔細講來。”
馮劫猶豫了一下,道:“陛下明鑑,李信之敗,實是人禍。本朝記事,不曾記錄。”
想來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了。
胡亥道:“你只管說,出你口,入朕耳罷了。”
馮劫講起來,不同與叔孫通從史書上看來的中規中矩,也不同與李斯作為操盤人的胸懷大局,而是謹小慎微,撿著重要而安全的內容來說。
馮劫舔了舔嘴唇,道:“陳城當時是昌平君所守。”
李斯也提到過這位昌平君。
胡亥道:“就是當初楚王負芻的兄長,在楚國內訌中來了我朝的昌平君?”
馮劫道:“正是這位昌平君。”
胡亥道:“他是為我大秦守的陳城?”
馮劫道:“正是。他本是楚國宗室,安撫陳城百姓,割據陳城;並無楚將敢來討伐。”
胡亥道:“這位昌平君也參與了作戰?”
馮劫道:“他為李信接應糧草輜重。”
《朕的大秦要亡了哪來的十萬大軍》 第22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