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3頁 (第1/2頁)

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婧看似一臉漠然,其實一切盡觀眼底。

在她心中,在座的便都是她的學生。

“你,”李婧把自己身邊的雜物推開,讓出一個能容半人坐的位置,“來這坐。”

她說的正是嬴禮。

胡亥笑道:“朕瞧著,你若真去教書,一準也是個好老師。”

李婧翻個白眼,道:“陛下,我兼著尚造司已是不易,再兼教學就不是好老師,而是死老師了。”

皇帝面前,避諱說“死”字,連年幼的皇孫們都被反覆教導過。

見李婧如此言行,而陛下仍是微笑以對,眾皇孫都敢訝異。

嬴禮坐在李婧身旁,還沒正式上課,已經對這位新老師充滿了好奇。

在這個眾皇孫們剛掌握了算盤用法的夏季, 帝國南邊傳來了淮南王病故的噩耗。

說是噩耗, 但對於皇帝來說,卻是如久旱甘霖般的喜雨。

去歲的冬令, 淮南王吳臣便稱病未至咸陽。

當時不能分辨吳臣是真的病了,還是因有楚王韓信之事在前, 成了驚弓之鳥,不敢前來。所以胡亥特意派出了使者, 以探病為名, 入淮南查探究竟。

誰知吳臣是真的病了, 一病而去。

吳臣本是接的他父親吳芮的王位,如今一死, 膝下幾個孩子也都還未成人。

在咸陽, 還有已故楚王韓信留下來的三個兒子。

兩處撞在一起,正是行“推恩令”的好時機。

關於三大諸侯國的問題,中央的臣子們想起來也為帝國擔憂。

這三大諸侯國連城數十, 地方千里, 且諸侯王都是實權派人物,時常對中央政令陽奉陰違, 可以說嚴重威脅著中央權力的鞏固。

偏偏一個楚王是皇帝信臣,一個漢王太后是太子妃母親,一個吳臣管轄的是百越雜居的黔首, 哪一個都不好輕動。

往常只是為皇帝想一想,都覺得艱難;如今雖然楚王韓信與淮南王吳臣死了,但是他們的諸侯國還在, 子孫也在,嫡長繼承之後,公然又是一個小朝廷。

直到推恩令的主張被提出來,咸陽眾臣才鬆了口氣。

胡亥讓夏臨淵第一個提出推恩令,而後他來採納。

聖旨下放,曰“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

從前是嫡長子繼承王位,比如吳臣從父親吳芮手中接過了淮南王的位子,並且擁有了吳芮原本全部的管轄區。原本只能由嫡長子繼承的諸侯王土地,改成諸侯王的兒子們都能繼承各自的封地,只是多了幾個字,實際內容卻變化巨大。

原本一個人掌控的土地不斷被分成幾個人所有,諸侯國的勢力便被不斷削減了。此法固然會遭到嫡長子的反對,但卻會得到其他嫡子的支援。

因而此法不僅委婉有效,且對皇帝的名聲也很有利。

胡亥將才方案交給馮劫,讓他與手下的人商量細則。最終制定的細則,乃是將諸侯所管轄的區域改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除了長子之外,其他嫡子也都能享受封地和財政稅收,但其境內政務歸中央統一管理。同時朝廷特設欽差大臣前往監督尋訪。

從前諸侯國獨立於郡縣制之外,不受中央管轄。如今分裂後的列侯,地方只有幾個縣大,便會重新歸入郡縣制,受所在郡的管轄——也就重新納回了咸陽的政務統治之下。

可以說推恩令的威力與優勢,被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出來。

政令頒佈後,雖然眾人皆知上意是為了加強中央權力,卻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恩旨——除了對僅有的幾個原定繼承人來說。

淮南王與楚王的繼承人都還年幼,漢王尚年輕,這道政令並沒有受到什麼抵抗,算是平穩得推行下去了。

唯有漢王太后呂雉心生寒意,這才察覺韓信一倒,吳臣再去,以諸侯國的身份來說,漢地已是孤掌難鳴。

然而想到在咸陽宮中的太子妃女兒與皇太孫外孫,她又覺得反抗這道政令並不理智,也不划算。

況且兒子劉盈還年輕,等到下一任漢王之時,她該是早已入土為安了——也就管不了那麼許多了。

諸侯國的問題一解決,大一統天下再沒有什麼阻礙。

餘下的便是細細調理政務,使得大秦長治久安。

胡亥召集馮劫、李由等重臣閉門商討,才定下了“休養生息,長治久安”的政策基調,就有一樁大案轟動了咸陽。

咸陽近郊青年

《朕的大秦要亡了哪來的十萬大軍》 第283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