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6章 西北之戰 (第1/3頁)

謝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六章

每一任一品妃中都有一位涼州州牧族女和寧州州牧族女。

不同於涼州戰事紛擾鮮有當地顯貴,州牧大多都是親皇黨,也更被皇帝看重——單看皇帝許了涼州州牧之女黃氏貴妃之位,而寧州阮氏之女屈居淑妃之位便見分曉。

寧州偏安一隅,本土鄉紳不知凡幾,其中以阮家為最。

寧州州牧自開國後便有數任是阮氏出身,當知寧州州牧是被本土鄉紳一舉推選出來再由皇帝定奪可見阮家在寧州府的地位和底蘊。

可現在,大水衝了龍王廟,竟然在寧州本地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蠻族盜匪攻破了阮家主屋,又殺又搶還燒了祠堂。

這是意外嗎?

如果能出這樣的意外,那阮奇峰這個州牧也白當這麼些年了!

朱定北毫不懷疑這件事是有人故意為之。阮家主屋那是什麼地方?就如同廣州寧府對整個寧家的意義一樣,那是寧家的根基所在,沒有重兵把守也是郡守看護的重中之重,盜匪洗劫誰家也不可能上阮家打秋風。

但這件事情實實在在發生了,沒有幕後黑手誰相信?

況且他們動手時又是什麼時機?

寧州駐軍正和盤越、撣國打得如火如荼,蠻族本也只是他們兩方請來的援軍,不是火力集中點。可現在蠻族犯下如此大不違的惡行,反而激起寧州與蠻族的怨恨,讓寧州人全力剿滅蠻族。蠻族人又不是傻子,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誘致,他們怎會與寧州軍正面對抗。

但是,到底是誰把用了蠻族盜匪這把刀?他們的目的有是什麼?

與阮家有私仇要報復,還是想讓寧州戰事推向某個極端以圖謀取什麼?

太多的疑問在朱定北腦中閃現,他下意識地敲擊著桌面,如玉的面容一派深沉。

寧衡道:“陛下也在查證,眼下還未有確定的訊息。”

他這句話告訴朱定北兩個資訊,一是皇帝對此不會罷休,二是這些人行蹤莫測就連寧家也麼抓到他們的尾巴。

朱定北想到皇帝老兒滿臉陰沉又無可奈何的模樣,不由樂了聲:“陛下這兩年肯定高香沒燒夠,這一個兩個的都和鑽地的老鼠一樣,時不時冒頭來咬他一口,偏偏他連老鼠是誰在哪兒都不知道——”

朱定北的話音驀地一頓。

他突然擰起眉頭道:“這群老鼠,不會聽命於一只鼠王吧。”

這幾年不確定的事情發生的太多了。

頭一件就是盜取國庫存銀堂而皇之換成了劣銀的人。此後接二連三也有一些讓人捉摸不透的奇事發生,現在又有蠻族被人指使燒燬阮家主屋一事,雖然這些事情之間彼此沒有任何關係,但這麼多偶然反而讓人生疑。

作祟的,也許從來都只有那麼一方人。

寧衡:“或有可能。”

他沒有把話說死,雖然朱定北的猜測幾乎沒有可能性發生,但也並非絕無可能。

“寧州那邊現在亂得很,阮奇峰帶病理政,駐軍死守邊防,但還是不斷有麻煩事發生。單隻這兩個月,寧州府內便有多起民憤暴動發生,官府安撫無能,反而有二三個府衙都被暴民攻破,佔為己有。”

聽到寧衡這麼說,朱定北不由睜大了眼睛。

當初就算鮮卑府搞出那麼多民不聊生的事情,身有血性的鮮卑民眾也未做出擊打官府鳩佔鵲巢的事情。

因為這是不可挽回的過失,就算官府有錯,鎮壓之人就算會還百姓一個公道,這些起頭之人也必死無疑。否則,任何人有不滿就敢殺進府衙,這是對皇室統治的挑釁,擰成一股歪風的話,朝廷還拿什麼管理民眾?

往深處想,這種行為無異於謀反。

朱定北忙問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以至於寧州出現如此暴動。

寧衡的答覆卻讓他意外而毫不驚訝。

“貪賄,佔地,侵財。”

這三項,是貪官汙吏慣犯的幾個罪行。想當初鮮卑府甚至有屠殺民眾的行為發生,但也沒有亂到這個地步。想必正如朱定北之前所考慮的那樣,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借蠻族的屠刀攪弄風雲不說,還煽動民眾,反了府衙。

朱定北凝眸沉思,半晌才搓了搓拇指指骨問道:“匈奴與羌族的戰事可有變故發生?”

不錯,羌族目前沒有趁著寧州府亂成一片時渾水摸魚,就是因為在西北之地與匈奴發生衝突引發戰事。有匈奴一戰,又有涼州軍虎視眈眈,匈奴才會等著寧州這塊肥肉被燉熟了在尋機搶奪。

《寧為長生劇情》 第136章 西北之戰(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